骨关节炎的症状表现
骨关节炎主要有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关节畸形等症状。疼痛初期为间断性隐痛,随病情加重可变为持续性,年龄、性别、活动、肥胖、外伤等因素会影响疼痛程度;肿胀由关节积液等引起,年龄、生理期或孕期、劳动或运动情况、痛风病史等与之相关;僵硬以晨僵或静息痛后僵硬为主,老年人、处于寒冷潮湿环境及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者症状更重;活动受限表现为关节屈伸等困难,年龄、女性穿高跟鞋、缺乏运动、先天性关节发育不良等会加重;关节畸形常见于膝关节和手指关节,年龄、肥胖、家族遗传病史会增加其发生风险。此外,针对老年人、女性、肥胖人群、儿童和青少年、有基础疾病史的特殊人群给出了就医、治疗、日常注意等方面的温馨提示。
一、疼痛
1.特点:骨关节炎患者常出现疼痛症状,初期多为轻度或中度间断性隐痛,休息时缓解,活动后加重。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逐渐加重,变为持续性疼痛,甚至在夜间休息时也会发作,影响睡眠质量。
2.影响因素: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关节软骨退变更为明显,疼痛可能更为剧烈且持续时间更长。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量丢失加速,关节疼痛可能会加重。生活中,过度劳累、长时间站立、上下楼梯、爬山等活动会使关节承受的压力增大,导致疼痛加剧;而肥胖人群因关节负担过重,也会使疼痛症状更显著。有外伤史的患者,受伤关节处的疼痛可能更为突出。
二、肿胀
1.表现:关节肿胀是骨关节炎的常见症状之一,多因关节积液、滑膜增生或软组织炎症引起。肿胀程度可轻可重,轻度肿胀时关节外观可能仅略有饱满感,重度肿胀时关节明显增大,皮肤表面可发亮。
2.相关情况:年龄增长会使关节的自我修复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肿胀且消退较慢。女性在生理期或孕期,身体的水钠潴留可能会加重关节肿胀。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运动过量的人群,关节更容易出现劳损和炎症,导致肿胀发生。有痛风病史的患者,在骨关节炎发作时,肿胀可能更为严重,且伴有局部皮肤温度升高。
三、僵硬
1.症状:患者常感到关节僵硬,尤其在早晨起床后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后更为明显,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活动后可逐渐缓解。这种僵硬感被称为“晨僵”或“静息痛后僵硬”。
2.特殊情况:老年人的关节僵硬更为常见且持续时间较长,这与关节软骨和周围组织的退变有关。生活中,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环境中的人群,关节僵硬症状可能会加重。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的患者,骨关节炎发作时的僵硬程度可能更重,持续时间更久,且可能伴有多个关节受累。
四、活动受限
1.情况:随着病情发展,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会逐渐减小,出现活动受限的情况。表现为关节屈伸困难、行走时步态异常、上下楼梯或蹲下站起时费力等。
2.不同人群影响:年龄较大者因关节软骨磨损严重、肌肉力量减弱,活动受限更为明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女性在穿着高跟鞋时,会改变关节的受力情况,加重关节负担,使活动受限症状加剧。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关节周围肌肉萎缩,也会导致关节活动度下降。有先天性关节发育不良病史的患者,关节结构本身存在缺陷,活动受限可能更早出现且更为严重。
五、关节畸形
1.外观变化:在骨关节炎晚期,部分患者会出现关节畸形,常见于膝关节,可表现为膝内翻(O形腿)或膝外翻(X形腿);手指关节可出现Heberden结节和Bouchard结节,导致关节外观变形。
2.影响:关节畸形会进一步加重关节的疼痛和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年龄越大,出现关节畸形的风险越高,因为关节长期磨损和退变会导致关节结构发生改变。肥胖人群因关节长期承受较大压力,关节畸形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有家族遗传病史的患者,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更容易出现关节畸形。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疼痛的耐受能力减弱,且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在出现骨关节炎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优先选择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女性在生理期、孕期和绝经后,身体激素水平变化较大,关节症状可能会有所波动,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肥胖人群应积极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可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来达到减肥目的。儿童和青少年若出现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避免自行用药。有其他基础疾病史的患者,在治疗骨关节炎时,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以便综合考虑治疗方案,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