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软疣是什么病
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全球常见,在儿童、性活跃人群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主要通过直接、间接、性接触及母婴传播;典型症状为有蜡样光泽、中央脐凹的丘疹或结节,内含软疣小体,儿童好发于面部等暴露部位,成人多见于生殖器等部位,免疫低下人群病情更严重;根据临床表现及必要时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诊断;治疗方法有刮除术、冷冻、激光等非药物治疗和外用药物治疗;特殊人群(儿童、孕妇、免疫低下人群)治疗有不同注意事项;预防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增强免疫力及安全性行为。
一、传染性软疣的定义
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MCV)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其特点是在皮肤上出现具有特征性的蜡样光泽的丘疹或结节,顶端凹陷,能挤出乳酪状软疣小体。
二、传染性软疣的流行病学
1.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较为常见,尤其是在儿童、性活跃人群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中发病率相对较高。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包括皮肤与皮肤的直接接触,如与患者握手、拥抱等;也可通过间接接触传播,如共用毛巾、衣物、浴巾、搓澡巾等被污染的物品;此外,性接触也是成人传染性软疣传播的重要途径;母婴之间在分娩过程中也可能传播。
三、传染性软疣的临床表现
1.典型症状:典型皮损为直径25mm大小的半球形丘疹,呈灰色或珍珠色,表面有蜡样光泽,中央有脐凹,内含乳白色干酪样物质即软疣小体。
2.好发部位:儿童好发于面部、躯干、四肢;成人因性接触传播,多见于外生殖器、臀部、下腹部、耻骨部及大腿内侧等部位。
3.自觉症状:一般无自觉症状,少数患者可能有轻微瘙痒感。
四、不同人群感染传染性软疣的特点
1.儿童:由于儿童皮肤娇嫩,免疫力相对较低,且在集体生活中接触密切,容易感染。儿童感染后多发生在暴露部位,如面部、手部等,且皮疹数量可能较多。在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场所容易造成小范围的传播。
2.成人:成人感染除了通过日常接触传播外,性接触传播较为常见。因此,皮损多发生在生殖器及肛周等部位。同时,成人可能因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的风险。
3.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患有艾滋病、接受化疗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感染传染性软疣后,病情可能更为严重,皮疹数量多、分布广泛,且治疗难度相对较大,容易复发。
五、传染性软疣的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如特征性的丘疹、中央脐凹、能挤出软疣小体等,一般不难诊断。必要时可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来确诊,在显微镜下可见特征性的软疣小体。
六、传染性软疣的治疗
1.非药物治疗:
刮除术:是治疗传染性软疣最常用的方法,医生会用消毒的刮匙将软疣小体挤出或挑除,然后涂以碘伏等消毒剂,以防细菌感染。
冷冻治疗:利用液氮的低温使疣体坏死、脱落。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疼痛等反应。
激光治疗:通过激光的高温破坏疣体组织,达到治疗目的。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有轻微疼痛,术后需注意护理,避免感染。
2.药物治疗:可外用维A酸软膏、水杨酸制剂、咪喹莫特乳膏等药物,这些药物可促进疣体的脱落,但治疗周期相对较长。
七、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治疗时应选择相对温和、安全的方法,尽量减少疼痛和创伤。刮除术时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以减轻儿童的痛苦。家长要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衣物、毛巾等物品,防止交叉感染。同时,要鼓励儿童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
2.孕妇:在孕期感染传染性软疣,应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非药物治疗方法如刮除术、冷冻治疗等相对安全,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孕期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疣体,防止继发感染。
3.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对于这类患者,除了积极治疗传染性软疣外,还应针对基础疾病进行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联合多种治疗方法,且治疗后要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复发。
八、传染性软疣的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勤换衣物。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巾、搓澡巾等个人物品。
2.避免接触传染源:尽量避免与传染性软疣患者密切接触,如握手、拥抱等。在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场所,要注意使用自己的拖鞋、毛巾等物品。
3.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4.安全性行为:成人要保持单一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预防性接触传播的传染性软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