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膝关节炎有什么症状
膝关节炎症状多样且随病情发展有所变化,早期疼痛多在活动时出现,程度为轻至中度,性质多样,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外伤史等因素影响;晚期疼痛持续,休息时也可能存在,影响睡眠。肿胀分为关节积液导致的肿胀和软组织肿胀,肥胖人群和患有全身性疾病者更易出现。僵硬包括晨起僵硬和长时间静止后僵硬,年龄和基础疾病会影响僵硬程度。活动受限表现为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和行走困难,老年人和缺乏运动者更为明显。还会出现摩擦感和弹响,高强度运动人群更易有摩擦感。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女性、肥胖人群、儿童青少年及有基础疾病者需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和治疗。
一、疼痛
1.早期疼痛特点:膝关节炎早期,疼痛通常为轻度至中度,多在活动时出现,如上下楼梯、蹲下站起、长时间行走等。疼痛性质多样,可为刺痛、隐痛、胀痛等。这是由于关节软骨磨损、关节面不平整,在活动时关节摩擦增加,刺激周围神经引起疼痛。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疼痛的耐受性可能降低,疼痛感受可能更明显。女性患者可能因激素水平变化,在经期或更年期时疼痛症状有所加重。生活方式上,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过度运动的人,关节磨损更严重,疼痛发作可能更频繁、程度更重。有膝关节外伤史的患者,疼痛可能会更早出现且程度更剧烈。
2.晚期疼痛特点:随着病情进展到晚期,疼痛会持续存在,休息时也可能出现,甚至会影响睡眠。这是因为关节软骨严重磨损,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增生刺激周围组织,导致疼痛加剧且难以缓解。
二、肿胀
1.关节积液导致的肿胀:炎症刺激会使关节滑膜分泌过多的液体,形成关节积液,从而引起膝关节肿胀。轻度积液时,膝关节外观可能仅稍有饱满;大量积液时,膝关节会明显膨隆,皮肤表面紧张发亮。肥胖人群由于膝关节承受的压力较大,更容易出现关节积液导致的肿胀。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也可能因免疫反应累及膝关节,导致关节积液肿胀。
2.软组织肿胀:除了关节积液,周围软组织如肌肉、韧带等的炎症也会引起肿胀。这种肿胀可能伴有局部压痛,患者在活动膝关节时会感到紧绷和不适。
三、僵硬
1.晨起僵硬:很多膝关节炎患者会在早晨起床后感到膝关节僵硬,活动受限,一般持续时间在半小时左右,称为晨僵。这是因为夜间休息时,关节活动减少,炎症因子在关节周围积聚,导致关节周围组织粘连,活动时需要一定时间来缓解这种粘连。年龄越大,晨僵持续时间可能越长。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由于血管病变和神经损伤,晨僵症状可能更明显。
2.长时间静止后僵硬:长时间坐着或站着后,膝关节也会出现僵硬感,活动片刻后可逐渐缓解。这是由于关节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关节周围血液循环减慢,组织代谢产物堆积,影响关节的灵活性。
四、活动受限
1.关节活动范围减小:随着病情发展,膝关节的屈伸活动范围会逐渐减小。患者可能无法完全伸直或弯曲膝关节,影响正常的行走、上下楼梯等日常活动。这是因为关节软骨磨损、骨质增生以及关节周围组织挛缩等原因,限制了关节的正常活动。老年人本身关节灵活性就较差,膝关节炎会进一步加重活动受限的程度。经常久坐、缺乏运动的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减弱,也会导致活动受限更明显。
2.行走困难:严重的膝关节炎患者会出现行走困难,表现为步态不稳、跛行等。这是因为膝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使得患者在行走时难以正常发力和支撑身体,为了减轻疼痛会不自觉地改变行走姿势。有膝关节畸形史的患者,如O形腿或X形腿,行走困难可能更为突出。
五、摩擦感和弹响
1.摩擦感:患者在活动膝关节时,可能会感觉到关节内有摩擦感,就像有沙子在关节内滚动一样。这是由于关节软骨磨损后,关节面不光滑,在活动时相互摩擦产生的。经常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人群,关节面磨损更严重,更容易出现摩擦感。
2.弹响:膝关节在屈伸过程中可能会发出清脆的弹响声,有时还可能伴有疼痛。弹响的原因可能是关节内的软骨碎片、滑膜皱襞、韧带等结构在活动时相互碰撞或摩擦引起的。如果弹响频繁出现且伴有疼痛、肿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老年人患膝关节炎时,身体机能较差,恢复能力弱,应避免过度活动加重关节负担,可选择如散步、太极拳等温和的运动方式。同时,要注意膝关节保暖,可佩戴护膝。女性在经期和更年期要特别关注膝关节症状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肥胖人群应积极控制体重,减轻膝关节压力。儿童和青少年若出现膝关节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排查是否有先天性疾病或运动损伤。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在治疗膝关节炎时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以便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