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区分咽炎与扁桃体炎
咽炎和扁桃体炎在病因、症状、检查、治疗和预防方面均存在区别。病因上,咽炎致病因素多样,包括病毒、细菌感染、环境和过敏因素等,儿童和生活不规律的成年人易患;扁桃体炎主要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儿童和抵抗力低的成年人易患。症状方面,咽炎咽部症状明显,全身症状轻;扁桃体炎咽痛剧烈,常伴高热等全身症状。检查时,咽炎通过喉镜可见咽部黏膜充血等,血常规有不同表现;扁桃体炎视诊可见扁桃体异常,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咽拭子培养可明确致病菌。治疗上,咽炎以缓解症状、消除病因为主,病毒感染对症治疗,合并细菌感染用抗生素;扁桃体炎主要抗感染,严重时可考虑手术。预防时,咽炎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儿童接种疫苗;扁桃体炎要注意个人卫生,流行季少去人员密集处,慢性患者可免疫调节。
一、病因区别
1.咽炎:致病因素多样。病毒感染是常见原因,如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细菌感染,如链球菌、葡萄球菌等也可引发;环境因素,长期暴露在粉尘、化学气体污染环境中,或长期吸烟、过度用嗓等不良生活方式,易损伤咽部黏膜,增加患病风险;过敏因素,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也可能诱发咽炎。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更易因病毒感染引发咽炎;成年人若生活不规律、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咽部抵抗力下降,也易患病。
2.扁桃体炎:主要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其中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主要致病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也较为常见。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这些病原体大量繁殖,侵入扁桃体引发炎症。儿童扁桃体相对较大,且免疫系统不完善,易受病原体侵袭;而成年人若存在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导致身体抵抗力降低时,也容易患上扁桃体炎。
二、症状区别
1.咽炎:咽部症状明显,主要表现为咽部干燥、灼热、疼痛,吞咽时疼痛可能加重,但一般不如扁桃体炎剧烈。患者常感觉咽部有异物感、痒感,刺激咳嗽且伴有少量痰液。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可能有低热、头痛、食欲不振等。急性咽炎起病较急,症状相对明显;慢性咽炎则症状持续时间长,时轻时重。儿童患咽炎时可能因不适而哭闹、拒食;成年人慢性咽炎患者可能因长期不适影响生活质量。
2.扁桃体炎:咽痛症状较为剧烈,尤其在吞咽时疼痛加剧,疼痛可放射至耳部。患者常伴有高热,体温可达38℃40℃,还可能出现寒战、头痛、食欲减退、乏力等全身症状。检查可见扁桃体充血、肿大,表面可能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儿童患扁桃体炎时高热可能导致惊厥;成年人若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可能引发扁桃体肥大,影响呼吸和吞咽。
三、检查区别
1.咽炎:医生通过间接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可见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有时可见分泌物附着。血常规检查可能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提示病毒感染可能;若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则可能合并细菌感染。
2.扁桃体炎:医生通过视诊可发现扁桃体肿大,表面有充血、渗出物等表现。实验室检查方面,血常规白细胞计数通常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提示细菌感染。咽拭子培养可明确致病菌,有助于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四、治疗区别
1.咽炎:治疗以缓解症状、消除病因为主。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咽炎,一般采用对症治疗,如使用含漱液保持口腔清洁,含服润喉片缓解咽部不适。若合并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多饮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儿童用药需谨慎,避免使用对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成年人若有基础疾病,治疗时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
2.扁桃体炎:治疗主要是抗感染。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先尝试口服抗生素;症状较重或口服药物效果不佳时,可选择静脉输液治疗。此外,患者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加强营养。若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每年发作次数达到一定标准(如儿童57次/年,成年人35次/年),或已成为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可考虑在炎症控制后进行扁桃体切除术。儿童手术需严格掌握适应证,评估手术风险;成年人若有凝血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术前需进行相应处理。
五、预防区别
1.咽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的关键。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注意口腔卫生,饭后漱口,早晚刷牙;避免长时间处于污染环境中,必要时佩戴口罩;合理用嗓,避免过度发声。儿童应按时接种疫苗,预防病毒感染;成年人若工作环境不佳,可采取防护措施。
2.扁桃体炎: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对于有慢性扁桃体炎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免疫调节治疗。儿童应避免与患病儿童密切接触;成年人若患有慢性疾病,需积极控制病情,提高身体抵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