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咽喉炎是什么
儿童急性咽喉炎是喉部黏膜的急性弥漫性炎症,好发于6个月至3岁儿童,冬春季节常见。病因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及其他因素如过敏、空气污染等。症状有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喉鸣、呼吸困难、发热等。诊断依靠症状评估、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雾化吸入治疗和吸氧治疗。特殊人群如低龄、过敏体质、免疫力低下儿童需特别注意,低龄儿童要防喉部梗阻,过敏体质儿童防过敏,免疫力低下儿童增强免疫力。预防措施有增强免疫力、注意卫生、避免过度用声和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一、定义
儿童急性咽喉炎是指喉部黏膜的急性弥漫性炎症,通常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可单独发生,也可继发于急性鼻炎、急性咽炎。它好发于6个月至3岁的儿童,且在冬春季节更为常见。
二、病因
1.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如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这些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或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传播,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受到感染。
2.细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当儿童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原本存在于呼吸道的细菌可能会大量繁殖,引发感染。
3.其他因素:过敏反应、空气污染、过度用声、异物刺激等也可能诱发儿童急性咽喉炎。例如,儿童吸入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可能引起喉部黏膜的过敏反应;长时间大声哭闹、喊叫,会使喉部黏膜充血、水肿,增加患病的风险。
三、症状
1.声音嘶哑:这是儿童急性咽喉炎的主要症状之一,由于喉部黏膜发炎、肿胀,导致声带闭合不全,从而出现声音嘶哑。轻者声音稍变粗,重者可完全失音。
2.犬吠样咳嗽:咳嗽声音呈“空空”样,类似小狗的叫声,这是由于喉部肿胀,气流通过狭窄的声门裂时产生的特殊声音。
3.喉鸣:吸气时可听到喉部发出的喘鸣音,这是因为喉部狭窄,气流通过受阻所致。严重时,喉鸣音可在安静时听到。
4.呼吸困难:病情较重的患儿可能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吸气费力、三凹征(即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缺氧,甚至危及生命。
5.发热:部分患儿可伴有发热症状,体温高低不一,可从低热到高热。发热是身体对感染的一种免疫反应。
四、诊断
医生主要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检查来诊断儿童急性咽喉炎。
1.症状评估:详细询问患儿的病史,了解声音嘶哑、咳嗽、喉鸣等症状的发生时间、程度及变化情况。
2.体格检查:医生会使用喉镜检查喉部,观察喉部黏膜的充血、肿胀情况,以及声带的运动状态。同时,还会检查患儿的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
3.实验室检查:对于怀疑有细菌感染的患儿,可能会进行血常规检查,以了解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指标的变化。此外,还可能进行咽拭子培养,以确定病原菌。
五、治疗
1.一般治疗:让患儿尽量休息,减少发声,避免哭闹,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这样可以减轻喉部的负担,缓解喉部黏膜的充血、水肿。
2.药物治疗:根据病因和病情的不同,医生可能会选择使用抗病毒药物、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咽喉炎;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喉部黏膜的炎症和水肿,缓解呼吸困难。
3.雾化吸入治疗:通过雾化器将药物变成微小的颗粒,直接吸入喉部,可使药物更快地到达病变部位,减轻喉部炎症,缓解症状。常用的雾化药物有布地奈德等。
4.吸氧治疗:对于出现呼吸困难、缺氧的患儿,需要及时给予吸氧治疗,以保证身体各器官的氧气供应。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低龄儿童:6个月至3岁的儿童由于喉部解剖结构特殊,声门裂相对狭窄,黏膜下组织疏松,一旦发生炎症,容易引起喉部梗阻。因此,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呼吸、心率、精神状态等。若发现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紫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在治疗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引起呼吸抑制的药物。
2.过敏体质儿童:对于有过敏史的儿童,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果使用药物后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3.免疫力低下儿童:免疫力低下的儿童更容易反复感染,家长要注意加强孩子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以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同时,要注意预防交叉感染,避免带孩子到人员密集的场所。
七、预防
1.增强免疫力:保证儿童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牛奶、鸡蛋等。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增强儿童的免疫力。
2.注意卫生:教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商场、超市等。
3.避免过度用声:教育儿童不要长时间大声哭闹、喊叫,保护好喉部。
4.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