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脑垂体瘤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女性脑垂体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常见的有激素分泌异常、垂体功能低下、垂体卒中、周围组织压迫症状等。诊断方法主要包括内分泌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预防措施包括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接触有害物质、调节情绪等。注意事项包括早发现、早治疗,个体化治疗,定期复查,注意药物副作用,心理调适等。
一、什么是脑垂体瘤
脑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此组肿瘤以前叶的腺瘤占大多数,来自后叶者少见。多种颅内转移癌可累及垂体,须与原发性垂体瘤鉴别。
二、脑垂体瘤的早期症状
1.激素分泌异常
生长激素细胞腺瘤:早期瘤仅数毫米大小,主要表现为分泌生长激素过多。未成年病人可发生生长过速,甚至发育成巨人症。成人以后为肢端肥大的表现。如面容改变,额头变大,下颌突出、鼻大唇厚、手指变粗、穿鞋戴帽觉紧等。
催乳素细胞腺瘤:主要表现为闭经、溢乳、不育,重者腋毛脱落、皮肤苍白细腻、皮下脂肪增多,还有乏力、易倦、嗜睡、头痛、性功能减退等。男性则表现为性欲减退、阳痿、乳腺增生、胡须稀少、重者生殖器官萎缩、精子数目减少、不育等,男性女性变者不多。
促甲状腺激素腺瘤:非常少见,由于垂体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过盛多,引起甲亢症状,在垂体瘤摘除后甲亢症状即消失。另有甲状腺机能低下反馈引起垂体腺发生局灶增生,渐渐发展成垂体腺瘤,长大后也可分泌过多的促甲状腺激素,而发生甲亢症状。
2.垂体功能低下
垂体功能低下的程度与正常垂体腺细胞受压的程度有关。由于垂体前叶机能减退,促性腺激素分泌明显减少,阳萎,闭经,阴毛、腋毛脱落等。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也很弱,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明显减少,可出现低血压、低血糖、低血钠、高血钾、高胆固醇血症等。
3.垂体卒中
垂体瘤内突然出血,瘤体增大,压迫正常垂体组织和邻近组织结构,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等颅内压增高症状,严重者出现脑疝。
4.周围组织压迫症状
肿瘤向鞍上发展压迫视交叉,可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常常是单侧的,也可出现双颞侧偏盲。如果肿瘤继续长大,可压迫垂体柄和下丘脑,出现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症状,如性欲减退、阳痿、闭经、腋毛脱落、皮肤苍白、细腻、皮下脂肪增多等。如果肿瘤向后上生长,压迫脑干,可出现呛咳、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
三、诊断方法
1.内分泌检查
测定激素水平:包括生长激素、催乳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以了解激素分泌情况。
动态功能试验:如生长激素兴奋试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等,以评估激素的反应性。
2.影像学检查
头颅MRI:可清晰显示垂体瘤的大小、形态、位置等,有助于诊断。
垂体CT:对垂体瘤的诊断有一定帮助,但不如MRI敏感。
其他检查:如视野检查、脑电图等,可帮助评估垂体瘤对周围组织的影响。
四、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经蝶窦手术:是目前治疗垂体瘤的主要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垂体瘤。手术通过鼻腔插入内镜,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
开颅手术:适用于较大的垂体瘤或位于鞍上的肿瘤。手术需要在头部做一个切口,打开颅骨,暴露垂体瘤并进行切除。
2.药物治疗
多巴胺激动剂:适用于泌乳素瘤的治疗,如溴隐亭。
生长抑素类似物:适用于生长激素瘤和促甲状腺激素瘤的治疗,如奥曲肽。
3.放射治疗
适用于手术后残留或复发的垂体瘤,以及不能耐受手术或药物治疗的患者。
五、预防措施
1.定期体检
女性应定期进行体检,包括头颅MRI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垂体瘤。
2.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3.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放射线、化学毒物等。
4.调节情绪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的精神紧张和压力。
六、注意事项
1.早发现、早治疗
女性应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如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脑垂体瘤。
2.个体化治疗
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肿瘤大小、位置等因素制定,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
3.定期复查
治疗后应定期进行复查,包括内分泌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肿瘤复发。
4.注意药物副作用
服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多巴胺激动剂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5.心理调适
脑垂体瘤患者可能会因为外貌改变、激素水平异常等而产生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应注意心理调适。
总之,女性脑垂体瘤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因此,女性应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定期进行体检,如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脑垂体瘤。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药物副作用和心理调适,定期进行复查,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