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炎是什么病
咽喉炎是常见上呼吸道疾病,指咽喉部黏膜等组织炎症,可单独发生或为上感一部分,分急性和慢性。急性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诱发,起病急有咽痛等症状;慢性病因复杂,有咽部不适等表现。儿童和老人高发,男性因不良习惯患病风险略高,不良生活方式、相关病史也易致病。诊断靠症状评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治疗上急性需注意休息并对症或用抗生素,慢性要去除病因并局部用药。特殊人群如儿童、老人、孕妇、过敏体质人群治疗时各有注意事项。
一、定义
咽喉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主要是指咽喉部黏膜、黏膜下组织及淋巴组织发生的炎症,它可单独发生,也常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
二、分类
1.急性咽喉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如流感病毒、腺病毒、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过度用嗓、吸入有害气体、过敏反应等也可能诱发。起病较急,患者一般先有咽部干燥、灼热、粗糙感,继而有明显咽痛,吞咽时尤重,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全身症状一般较轻,但因年龄、免疫力以及病毒、细菌毒力不同而程度不一,可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四肢酸痛等。
2.慢性咽喉炎:病因较为复杂,可由急性咽喉炎反复发作转为慢性;长期吸烟、酗酒、吸入有害气体、粉尘等不良生活环境刺激;鼻病引起长期张口呼吸及鼻涕后流,刺激咽喉;长期过度用嗓;某些全身性疾病如贫血、消化不良、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心血管疾病等也可引发。患者主要表现为咽部不适感,如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或微痛感。常有黏稠分泌物附着于咽后壁,使患者晨起时出现频繁的刺激性咳嗽,伴恶心。一般无痰或仅有颗粒状藕粉样分泌物咳出。
三、高发人群及影响因素
1.年龄:儿童和老年人相对高发。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袭,且儿童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环境中,交叉感染的几率较高;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降低,也容易患病。
2.性别: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男性因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比例相对较高,患咽喉炎的风险可能略高。
3.生活方式:长期吸烟、酗酒的人群,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以及酒精的刺激,会损伤咽喉黏膜,增加患病几率;教师、歌手、播音员等职业人群,因长期过度用嗓,容易导致咽喉部疲劳和损伤,引发咽喉炎;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或经常接触粉尘、化学气体的人群,咽喉部受到刺激,也易发病。
4.病史:有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疾病的患者,炎症容易蔓延至咽喉部,引发咽喉炎;患有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胃酸反流至咽喉部,刺激咽喉黏膜,可导致咽喉炎。
四、诊断方法
1.症状评估: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持续时间、发病频率等,了解患者是否有咽痛、咽干、咽痒、咳嗽、异物感等症状,以及是否伴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2.体格检查:医生使用压舌板观察患者咽喉部的情况,查看咽喉黏膜是否充血、肿胀,有无分泌物,扁桃体是否肿大等。还会检查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压痛。
3.实验室检查:对于怀疑有细菌感染的患者,可进行血常规检查,了解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指标是否升高;必要时可进行咽拭子培养,以明确病原菌,并指导抗生素的使用。对于一些症状不典型或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喉镜检查,以更清晰地观察咽喉部的细微病变。
五、治疗方法
1.急性咽喉炎:
一般治疗:患者应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用嗓。
药物治疗: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咽喉炎,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可使用含漱液清洁口腔、含片缓解咽痛等症状。如为细菌感染,可根据病情选用抗生素治疗。发热、头痛明显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
2.慢性咽喉炎:
去除病因:积极治疗鼻和鼻咽部慢性炎症,纠正便秘和消化不良,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避免粉尘及有害气体的刺激。戒除烟酒,避免过度用嗓。
药物治疗:可使用含漱液、含片、雾化吸入等局部治疗方法,以减轻症状。对于咽干明显的患者,可适当补充维生素A、B2、C、E等,促进黏膜上皮生长。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用药需谨慎,应严格遵医嘱。避免使用成人药物,以免发生不良反应。儿童患病后可能因咽喉疼痛而拒绝进食,家长应注意给孩子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证营养摄入。同时,要让孩子多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2.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咽喉炎时,要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就医。老年人身体机能恢复相对较慢,应注意加强营养,增强免疫力。
3.孕妇:孕妇在怀孕期间用药需特别谨慎,很多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在治疗咽喉炎时,应优先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多饮水、多休息、使用淡盐水漱口等。如需使用药物,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过敏体质人群:这类人群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特别注意药物过敏的问题。在使用新的药物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同时,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以免加重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