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分泌性中耳炎严重吗

来源:民福康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由咽鼓管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判断其严重程度可从症状表现(轻度有轻微耳闷等,严重则耳痛、耳鸣重、听力明显下降等)、病程长短(短期治疗易痊愈,长期可致胶耳等)、并发症情况(无并发症预后好,有则引发更严重后果)考虑。不同人群影响及注意事项有别,儿童影响语言和心理发展,家长要关注并预防感冒;成年人影响工作生活,要注意休息等;老年人加重听力下降且恢复难,治疗要考虑整体状况。治疗方法分非手术(药物、咽鼓管吹张)和手术(鼓膜穿刺抽液等),早期积极治疗多数预后良好,延误或反复则可能致永久性听力下降,需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一、双分泌性中耳炎的基本情况

双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又称为渗出性中耳炎。它主要是由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和免疫反应等因素引起。当咽鼓管不能正常开放时,中耳内的空气被吸收后形成负压,导致中耳黏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漏出的血清聚集于中耳,形成积液。

二、判断双分泌性中耳炎是否严重的因素

1.症状表现

轻度情况:患者可能仅出现轻微的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响较小。例如,在安静环境下,听力下降不明显,只是在嘈杂环境中需要他人重复话语。部分患者的耳鸣症状较轻微,不影响睡眠和注意力。

严重情况:若患者耳痛剧烈,可能会影响睡眠和日常活动。耳鸣持续且声音较大,严重干扰患者的生活,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听力下降明显,影响正常的交流,如在正常距离下听不清他人说话,甚至对电话铃声、门铃声等外界声音反应迟钝。此外,还可能出现眩晕症状,导致患者行走不稳,增加摔倒受伤的风险。

2.病程长短

短期患病:如果双分泌性中耳炎病程较短,在几周内发病,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多数患者可以痊愈,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例如,一些患者在感冒后引发的分泌性中耳炎,在感冒痊愈后,经过适当的耳部治疗,积液可逐渐吸收,听力恢复正常。

长期患病:若病情持续3个月以上,中耳积液可能会变得黏稠,形成胶耳。胶耳会导致中耳结构粘连,影响听骨链的活动,进而导致永久性的听力损失。而且长期的炎症刺激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如胆脂瘤形成等。

3.并发症情况

无并发症:如果没有出现并发症,双分泌性中耳炎经过规范治疗,预后通常较好。

出现并发症:如引发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会出现耳内流脓、发热等症状,炎症可能会进一步侵犯周围组织,导致更严重的后果。若炎症侵犯面神经,可引起面瘫,导致面部表情肌运动障碍,出现口角歪斜、闭眼困难等症状。侵犯内耳可导致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眩晕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不同人群双分泌性中耳炎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1.儿童

影响:儿童正处于语言学习和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双分泌性中耳炎引起的听力下降可能会影响语言发育,导致说话延迟、发音不清等问题。长期的听力问题还可能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使其产生自卑、孤僻等性格。

注意事项: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听力和行为表现,如发现孩子对呼唤反应不敏感、看电视音量调得过大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在治疗过程中,要确保孩子按时用药和复诊。由于儿童咽鼓管较短、较宽且呈水平位,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从而诱发中耳炎,因此要注意预防感冒,增强孩子的体质。

2.成年人

影响:成年人患双分泌性中耳炎会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对于一些需要良好听力的职业,如电话客服、教师等,听力下降可能会影响工作效率和职业发展。

注意事项:患者在患病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同时,要避免长时间处于嘈杂环境中,减少对耳部的刺激。如果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应尽量戒除,因为这些习惯可能会加重中耳的炎症。

3.老年人

影响: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听力减退的情况,双分泌性中耳炎会进一步加重听力下降,影响与他人的交流,增加孤独感。而且老年人身体机能较差,恢复能力弱,病情可能更容易迁延不愈。

注意事项:老年人在治疗时要考虑到身体的整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由于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用药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家属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帮助老年人按时用药和进行康复训练。

四、治疗及预后

1.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咽鼓管吹张等。药物治疗主要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黏液促排剂促进积液排出等。咽鼓管吹张可以改善咽鼓管的通气功能,促进中耳积液的排出。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术、鼓膜置管术等。手术可以直接清除中耳积液,改善听力。

2.预后

一般来说,如果能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多数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听力恢复良好,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如果延误治疗或病情反复发作,可能会导致听力永久性下降等严重后果。因此,一旦出现耳部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治疗。

了解疾病
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指以鼓室积液、鼓膜完整、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中耳炎会引起头疼么?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中耳炎是会造成头痛的。分泌性中耳炎,由于鼓室内积液,刺激鼓室丛神经,表现出患侧耳部及头部胀痛感。严重的中耳炎会破坏鼓室及乳突骨质,炎性分泌物进入颅内,造成颅内感染,表现出剧烈头痛及喷射样呕吐。
中耳炎会导致头痛吗?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慢性中耳炎,特别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会造成头晕头痛,一般是由于炎症控制不好,从中耳到内耳,曲径侵入会造成迷路炎,造成眩晕、恶心、呕吐等。此外,如果中耳炎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造成颅内感染、剧烈头痛、头晕、高烧、呕吐、昏迷等表现。所以,早期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中耳炎会造成头痛吗
虎耳草治中耳炎怎么用?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虎耳草治疗中耳炎的方法步骤是:清洗耳朵,榨汁,滴耳。具体做法是:先用吸耳器将耳道内的脓液吸出,再用3%的双氧水灌入耳道内,清洗耳道,同时消灭耳朵内的病菌,清洗干净后,接着用干棉棒轻轻在耳内擦拭干净。然后取鲜虎耳草叶洗净、捣烂榨汁、再加上适量的冰片。滴耳治疗中耳炎时、取汁液滴入耳内、每日4 次。一般治
儿童急性中耳炎会自愈吗?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儿童急性中耳炎不会自行治愈,急性中耳炎主要是由于病菌感染,因此造成咽鼓管和管腔黏膜表现出充血以及肿胀的情况,造成表现出中耳炎。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儿童急性中耳炎,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加重病情,表现出听力下降等表现。如果表现出不舒服的表现,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避免延误
患有中耳炎哪些食物不能吃?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孩子得了中耳炎后首先不可以食用各种辛辣的食物,其次,太甜以及太油腻、生冷的食物等也应当少吃,不然会造成抵抗力较低,因此加重症状,减慢恢复速度。中耳炎是一种抵抗力低的孩子很容易发生的感染性疾病,大部分孩子都是因为发生急性咽炎或者扁桃体炎等疾病后,治疗不及时造成致病菌蔓延感染耳朵内部造成的。孩子患病期间
分泌性中耳炎积液清理?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分泌性中耳炎病人如果有少量的积液,一般可以经过药物治疗。如果治疗后积液还是存在,可以做鼓膜穿刺术,来将中耳腔内的积液抽出。如果病人病程超过一个月,经CT检查积液还是很多,那么可以经过鼓膜置管术来解决。
中耳炎能吃头孢吗?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中耳炎能吃头孢。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病人可用抗生素物进行治疗,但疗程不宜过长,如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抗生素药物虽能有效缓解症状,但长时间使用会对病人肾脏导致伤害,因此病人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此类药物。建议患有中耳炎和鼓膜穿孔者,日常生活中要防止游泳或潜水等活动,外耳道进水时要及时排出。
中耳炎会引起耳鸣吗?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中耳发炎可造成耳鸣。临床上多见的中耳炎有化脓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伴发的。中耳炎症时,中耳腔粘膜水肿,鼓膜充血,鼓膜内陷,严重者可形成鼓膜积液。患者可自觉耳闷、听力减退、耳鸣、耳痛、耳部流脓等表现表现出,这正是中耳发炎刺激内耳所造成的症状。所以,一旦发生中耳炎,应积极治疗中耳炎症,耳鸣即会随着中耳炎
儿童中耳炎发烧怎么办?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小孩中耳炎多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后造成的,因此在急性期感冒的后期如果孩子发烧持续不退,小孩哭闹不止,在幼儿会表述的时候会主诉耳痛,耳流脓等表现,那么就是感冒并发了急性中耳炎。这时候需要口服抗生素,同时用抗生素滴耳液进行局部治疗,鼻腔也要给予鼻减充剂喷鼻,如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麻黄素滴鼻液。如果孩子高烧
分泌性中耳炎会有什么症状?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为听力下降,在体位改变时症状可以加重或减轻。头部活动时会听到耳朵里过水音,并且伴随闷胀感、耳鸣、疼痛。做耳镜检查时会发现鼓膜内陷,如果鼓室里有积液,会看到液平面。
中耳炎会引起头晕吗
彭宏 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中耳炎会发生头昏,炎症或者是胆脂瘤形成会使内耳骨质越来越薄,骨质一旦破坏,内耳暴露就会出现头昏。耳朵不仅仅是管听力,更重要是管平衡。中耳炎患者当炎症通过圆窗或者是卵圆窗进入到内耳时候,中耳炎发生并发症,出现迷路炎,迷路炎早期也是出现头昏。当细菌毒素进入到内耳引起头昏时候,常常还会伴有听力下降,由传导性耳聋过渡到混合性耳聋,甚至是极重度感应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王小亚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分泌性中耳炎是儿童常见病变,以中耳积液为主要特征,但是同时并没有伴发中耳急性感染的一组病征。大约80%左右7岁以前的儿童都可能会患一次以上的中耳炎,临床表现非常隐匿,有部分患儿是在临床体检时发现,而有部分患儿是以听力下降或者在中耳炎病程中伴发急性感染、耳痛等来就诊,由医生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大多数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都可以进行临床观察,不给予
分泌性中耳炎能治愈吗
王小亚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分泌性中耳炎是儿童的一个常见疾病,大约80%以上的孩子在7岁之前有可能反复发作,所以分泌性中耳炎一次治疗好之后,治疗好的标准是中耳腔没有积液,通过内科保守治疗或者手术的方法都能够达到目的,但是有一些病人治疗好之后,有可能还会再次发作。儿童的分泌性中耳炎可能会伴发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相关的症状,在中耳炎的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控制鼻窦炎或者过敏
婴儿中耳炎检查方法
邵剑萍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由于婴儿的耳道比较窄,所以需要用专用的工具,婴幼儿的耳镜和电子耳内镜进行检查。一般通过检查之后,可以明确是否是中耳炎。如果是确诊为中耳炎,需要给予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是出现了孩子高热不退而且还呕吐的情况下,一般可能是出现了中耳炎的并发症,还需要进行CT检查以及检查相应的听力。建议小孩一旦得了中耳炎,一定要到正规的三甲医院就诊。
中耳炎症状吃什么药
邵剑萍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中耳炎发作时一般有两种药物可以控制。第一止疼药,因为在中耳炎发作时会有强烈疼痛感,这个时候可以适当用止痛药进行止痛。中耳炎是一种炎性疾病,大部分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所以可以适当吃些抗感染药物,比如氧氟沙星。此外中药也是治疗中耳炎的常用方法。
中耳炎能治除根吗
邵剑萍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中耳炎可以完全根除。中耳炎分为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在急性中耳炎发病初期可以采用积极正确的治疗方式很容易被治愈,可以使用抗生素以及抗病毒、粘液促排剂等方式进行治疗,同时还要配合耳部滴耳液进行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需要积极进行抗炎治疗清理外耳道分泌物,在炎症控制之后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可以进行根除。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