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跖骨骨折后遗症

来源:民福康

足部跖骨骨折后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创伤性关节炎,因骨折部位复位不佳使关节面不平整、软骨受力不均所致,表现为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不同人群应采取不同应对措施;足部畸形,由于骨折固定不当或过早行走导致,足部外观改变、步态受影响,不同人群需针对性防范;肌肉萎缩,因肢体制动使肌肉缺乏运动刺激而废用性萎缩,不同人群康复侧重有别;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多因血供不足、患者自身状况等引起;神经损伤后遗症,由骨折断端损伤或血肿压迫神经产生,不同人群受影响不同且需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一、创伤性关节炎

1.形成原因

足部跖骨骨折后,如果骨折部位复位不佳,关节面不平整,会导致关节软骨受力不均。日常行走等活动时,不平整的关节面相互摩擦,对关节软骨造成额外的损伤和磨损,长期积累下来就容易引发创伤性关节炎。

2.表现症状

患者常感到受伤关节疼痛,尤其在长时间行走、负重或者天气变化(如寒冷、潮湿)时疼痛会加重。关节活动也会受限,活动时还可能出现关节弹响或卡顿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

3.影响因素及应对

年轻人身体素质较好,关节自我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如果骨折后过早进行剧烈运动,仍会增加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风险,应避免过早恢复高强度活动,遵循康复计划逐渐增加活动量。中老年人本身关节功能减退,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后症状可能更明显,恢复也更困难,需更加注意关节保护,可辅助使用一些物理治疗方法,如热敷、按摩等缓解症状。肥胖人群由于足部承受的压力更大,会加重关节负担,不利于创伤性关节炎的恢复,应控制体重,以减轻关节压力。

二、足部畸形

1.具体病因

骨折后若没有妥善固定,骨折断端不稳定,在愈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位生长。或者患者在骨折愈合期间没有遵循医嘱,过早下地行走,也会影响骨折的正常愈合,导致足部出现畸形。

2.实际表现

足部外观会发生改变,如出现足弓变平、脚趾弯曲变形等。畸形的足部会影响患者的行走姿势和步态,患者可能出现跛行现象。长期的异常步态又会进一步加重足部其他关节的劳损,引发更多足部问题。

3.特殊人群特点与防范

儿童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足部畸形对其生长影响较大,可能会导致双侧下肢不等长等问题。一旦发现畸形应及时进行矫正干预,可佩戴矫形支具等帮助矫正。成年人发生足部畸形后,若畸形程度较轻,可通过定制鞋垫等辅助器具改善足部受力情况;若畸形严重,可能需要手术矫正。从事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工作的人群,如教师、服务员等,足部畸形会导致工作时疼痛加剧,应及时调整工作方式,注意休息,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进行矫正治疗。

三、肌肉萎缩

1.引发机制

跖骨骨折后,由于受伤肢体需要一段时间的制动(如石膏固定等),患者活动受限,相关肌肉长时间缺乏足够的运动刺激。肌肉得不到有效的收缩锻炼,就会逐渐出现废用性萎缩。

2.具体症状

受伤足部及小腿部位的肌肉体积变小,力量减弱。患者会感觉受伤侧肢体无力,行走时容易疲劳,上下楼梯、跑步等活动变得困难。

3.不同人群康复侧重

老年人本身肌肉量减少,骨折后更容易发生肌肉萎缩,且恢复较慢。需要在康复早期就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肌肉静力性收缩练习等,增强肌肉力量。年轻人康复能力强,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包括主动关节活动、阻力训练等,促进肌肉恢复。对于体质较弱的患者,可适当增加营养摄入,多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为肌肉恢复提供物质基础。

四、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1.主要成因

骨折部位血液供应不足是常见原因,如开放性骨折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破坏了骨折部位的血运。患者营养不良、患有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长期服用某些影响骨质代谢的药物等,也会影响骨折的愈合进程,导致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2.实际状况

患者骨折部位持续疼痛,局部仍有压痛,长时间不能正常负重。通过影像学检查(如X线)可发现骨折线仍清晰可见,骨折端没有明显的骨痂生长或骨痂生长缓慢。

3.特殊考虑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和细胞代谢,不利于骨折愈合,应严格控制血糖,在内分泌科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血糖。儿童骨折愈合相对较快,但如果存在营养不良、全身性疾病等情况,也可能出现延迟愈合,应保证儿童营养均衡,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孕妇在骨折恢复期间,由于身体生理状态特殊,用药受到限制,应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促进骨折愈合。

五、神经损伤后遗症

1.产生基础

骨折时,骨折断端可能直接损伤周围神经。另外,骨折后局部肿胀形成的血肿可能会压迫神经,导致神经功能障碍。

2.症状体现

患者会感到足部麻木、刺痛,感觉减退或异常。严重时可能会影响足部肌肉的运动功能,导致肌肉无力,影响行走和抓握等动作的完成。

3.相关影响及防范

长期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存在神经病变基础,跖骨骨折伴发神经损伤后恢复更困难,需要严格控制血糖的同时积极进行神经修复治疗,如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从事精细手部工作的人群,神经损伤后遗症可能会对工作产生很大影响,应尽早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神经功能恢复的可能性。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影响恢复。同时,患者可配合物理治疗,如电刺激等促进神经修复。

了解疾病
跖骨骨折
跖骨骨折是由于外界暴力而造成的跖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被破坏,是足部较为常见的骨折。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跖骨骨折多长时间消肿?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跖骨骨折之后一般来讲1到2周的时间肿胀消退了,就会非常明显了,如果完全消退的话至少需要3到6个月的时间。骨折之后要抬高患肢,防止下垂受伤,两天之内可以进行间断性冷敷,受伤两天之后可以局部热敷,使用甘露醇注射液、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以及迈之灵片,能够有效的缓解局部的肿胀程度。
第五跖骨骨折20天后能走路吗?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第五跖骨骨折20天后不能走路,其原因如下:跖骨骨折都为直接暴力损伤造成,少数为间接暴力损伤造成,如第五跖骨基底撕脱骨折,所以会合并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就算无移位骨折,也应使用石膏外固定4~6周才可以逐渐恢复正常行走。而移位骨折需要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尤其是第五跖骨骨折愈合速度较慢,在骨折愈合前
跖骨骨折多长时间好?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跖骨骨折的痊愈时间一般在3至5个月左右,但是具体恢复时间因人而异。如果跖骨骨折程度相同,处于青春期的患者骨恢复速度较年长者更快;其次,如果跖骨骨折程度较轻,仅出现骨裂或未移位的骨折,恢复速度相对较快,而明显移位的骨折以及粉碎性骨折恢复速度相对较慢;另外,骨折期间积极补充钙剂以及维生素D等物质,有利于
腰椎压缩性骨折后遗症是什么?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轻症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可能会出现间歇性的腰背疼痛,但是症状一般比较轻,可以通过卧床休息,使用双氯芬酸、塞来昔布等消炎止痛药来减轻病症;其次,如果腰椎压缩性骨折引起脊髓损伤,严重者可能会因此出现截瘫。如果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出现腰背疼痛,可以使用双氯芬酸、塞来昔布等药物来进行消炎镇痛治疗。若患者出现骨
骰骨骨折后遗症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骰骨骨折后可形成的后遗症一般为足部活动受限、行走疼痛、跛行等,同时还可能影响足部的整体承重性能,有可能导致患者久站无力及站立疼痛等,可严重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另外,因骰骨为人体足部外侧中段的特殊骨骼,与外侧楔骨及跟骨等相邻,故骨折后因受力失衡,极有可能无法维持足底外侧纵弓性状,可能出现患侧的扁平足等
轻微跖骨骨折十天能走路?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轻微跖骨骨折十天不能走路。跖骨骨折需要固定6-8周时间。平时为了生活的方便,可以扶双拐,患肢不触地活动。因为下肢要承担身体的重量,尽量骨性愈合再走路,一般10周左右可以下地走路。停止运动或者行走,避免骨折移位,多吃一些含钙高和高蛋白的食物。
第五跖骨骨折50天可以走路吗?
高福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第五跖骨骨折50天,基本上是没有办法可以下地负重行走的。当然,若是新生儿、婴幼儿或者是岁数非常小的小病人,由于跖骨骨折之后,50天基本可以达到骨性愈合,这一种情况下是可以下地行走的。但是作为标准的成年人,第五跖骨骨折50天,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的方式治疗,骨折都不可能达到骨性愈合。
第5跖骨骨折多久能走路?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第5跖骨骨折行保守治疗时,在受伤后2周左右可以逐渐开始负重行走,避免踝关节发生僵直。跖骨骨折行手术治疗者,在手术后4-6周取出克氏针,在踝关节活动保护器保护下,可以逐渐负重行走。由于每个人术后恢复情况不同,具体多久可以走路还需要根据恢复情况以及骨折端X线检查结果进行判断。骨折之后尽量卧床休息,避免经
手腕粉碎性骨折后遗症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手腕出现粉碎性骨折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否则容易出现后遗症。如患者的断端出现纤维瘢痕组织,会出现骨折处的不稳定;而骨折和软组织的修复形成纤维组织则会出现修复不良;在治疗过程中如果过早进行锻炼或功能锻炼不当,可能会导致患肢出现粘连和关节萎缩、关节僵硬等症状;有的患者治疗不当则会出现骨缺损、骨髓炎等病症。出
盆骨粉碎性骨折后遗症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若骨折部位出现明显错位,容易引起下肢不等长、走路跛行的症状,如果对尿道造成损伤,还容易引起排尿困难症状。若损伤肛门、直肠部位,还容易诱发肛门直肠狭窄、直肠括约肌受损等后遗症。男性若出现了盆骨粉碎性骨折症状,移位不明显时,可以先进行保守治疗,例如通过骨盆悬吊固定骨盆,若出现明显移位,通常建议患者通过手
跖骨骨折愈合时间是多久
王立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目前临床上出现足部行走器,可以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进行早期活动。对于跖骨干骨折,一般需要12周可以达到完全负重,减少并发症。部分跖骨骨折的患者使用承重靴可以在6周到8周左右下地,不使用承重装备的患者可能需要12周才能下地。跖骨骨折多数是由于重物打击碾压足背所引起,跖骨包括跗骨、趾骨,往往存在行走负重,根据骨折的部位不同,采取的负重时间也不
骨折后遗症有哪些
王逢贤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骨折后遗症包括内容很多,常见是关节僵硬和关节强直,因为骨折之后会有出血,所以影响不仅是骨骼,周围肌肉、软组织、韧带都会受到损伤。同时出血就像胶水一样,会把周围肌肉、韧带黏合在一块儿。骨折之后为了促进骨头生长,往往会采取制动方式,这个时候就胶水会粘的越来越紧腻。因此把外固定去除之后会出现原有关节屈伸不利,达不到原有角度,甚至有一部分出现关节
跖骨骨折多久能正常走路
刘新江 主任医师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三甲
跖骨骨折至少要休息或者是治疗三个月才能够正常走路。跖骨骨折和任何部位骨折都是一样的,如果骨折在临床上愈合了就能走路,而愈合的之间至少要三个月。判断是否愈合有两个标准。第一是患者自己进行摸索,例如站起来,走两步试试。第二是前往医院复查,根据拍出来的片子,观察具体恢复的情况如何,如果骨折线消失了,骨痂也已经生长出来,此时就可以逐渐下床活动了。
跟骨骨折后遗症有哪些
李云恺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 三甲
干部骨折后遗症:第一、在骨折粉碎没有完全解剖情况下,有可能引起创伤性关节炎,这种情况会局部疼痛,在活动或者劳累时加重。第二、局部可能有感染或者局部有皮肤挫伤、肿胀以后形成坏死,出现局部皮肤破损或者在炎症刺激严重时可以引起骨髓炎。第三、可能有足弓塌陷以后造成局部疼痛、肿胀和黏连不适,特别是筋膜炎以及局部积液慢性劳损。第四、可能造成神经卡压、
跖骨骨折多久能走路
李云恺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趾骨骨折三个月左右以后才能走路,具体要视骨折粉碎情况、治疗情况、局部有没有伴随着感染或者其他影响骨折情况。成年人愈合大约需要六到八周,再锻炼一个月左右。因为骨折在长期固定和恢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局部肌腱粘连以及僵硬、钙化,所以复查骨折愈合良好,两个月左右还不能马上走路,还需要进行一定积极锻炼,包括主动和被动屈伸,适应良好以后才
跖骨骨折要整天卧床吗
朱福良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跖骨骨折一般不需要整天卧床,但是要尽量避免下地活动,尤其是脚部负重活动,在骨折以后最好是抬高患肢,以减轻局部肿胀,促进静脉回流,尽量减少活动,以防止引起骨折移位。另外,可以给予局部热敷、理疗、口服活血止痛药来进行辅助性治疗,如果骨折不够稳定,可以通过石膏固定或者夹板等方式来进行固定。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