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过敏性鼻炎
冷空气过敏性鼻炎本质是过敏性鼻炎,冷空气为诱发因素,引发鼻腔免疫反应。症状有鼻痒、打喷嚏、流涕、鼻塞。诱发因素除冷空气,还有过敏原及个体因素。诊断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与过敏原检测。治疗包括避免接触诱发因素,如保暖、规避过敏原;药物治疗,如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减充血剂;免疫治疗用于特定患者。特殊人群中,儿童用药谨慎,优先非药物治疗;孕妇尽量避免用药,严重时遵医嘱;老年人使用减充血剂注意基础疾病影响,做好鼻腔保健。
一、什么是冷空气过敏性鼻炎
冷空气过敏性鼻炎,并非一个严格意义上独立的鼻炎类型,更多是指过敏性鼻炎患者在接触冷空气后,诱发或加重鼻炎症状。从医学角度,本质上还是过敏性鼻炎,冷空气可能作为一种诱发因素,引发鼻腔黏膜的免疫反应。鼻腔黏膜中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当冷空气刺激时,部分敏感个体的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有害物质”,进而启动免疫应答,导致鼻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二、症状表现
1.鼻痒:鼻腔内部产生强烈的瘙痒感,患者常忍不住揉鼻或抠鼻,试图缓解。这种痒感可为局部,也可能扩散至眼内眦、软腭等部位,多因组胺等炎性介质刺激鼻黏膜感觉神经末梢所致。
2.打喷嚏:通常呈阵发性发作,少则35个,多则数十个。是鼻黏膜受到刺激后,为排出鼻腔内的刺激物而产生的防御性反射动作。
3.流涕:大量清水样鼻涕,是鼻黏膜腺体受刺激后分泌亢进的结果。严重时,鼻涕可不自觉从鼻腔流出,影响日常生活。
4.鼻塞:鼻黏膜肿胀以及分泌物堵塞鼻腔,导致鼻腔通气不畅。程度轻重不一,可单侧或双侧,部分患者还会因鼻塞而出现嗅觉减退的情况。
三、诱发因素
1.冷空气:寒冷空气刺激鼻黏膜,使鼻黏膜血管收缩,继而反射性引起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导致鼻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
2.过敏原:除冷空气外,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等常见过敏原,在季节交替或环境变化时,与冷空气共同作用,增加鼻炎发作几率。例如在春秋花粉季,本身对花粉过敏的人群,接触冷空气后,更易引发鼻炎症状。
3.个体因素: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人群发病情况不同。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受外界刺激引发鼻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鼻黏膜对刺激的耐受性降低。长期处于不良生活环境,如空气污染严重地区,或有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吸烟、酗酒,会破坏鼻黏膜的防御功能。有家族过敏史人群,遗传因素使他们对过敏原敏感性更高,接触冷空气后更易发病。
四、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医生详细询问患者症状发作时间、频率、诱因,是否有家族过敏史等。如患者常在秋冬季节或接触冷空气后鼻炎发作,且家族中有多人患过敏性疾病,对诊断有重要提示意义。
2.体格检查:主要通过前鼻镜检查,观察鼻黏膜颜色、形态及分泌物情况。过敏性鼻炎患者鼻黏膜多呈苍白、水肿,有大量清水样分泌物。
3.过敏原检测:
皮肤点刺试验:将少量常见过敏原提取液滴在患者前臂皮肤,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若皮肤在1520分钟内出现风团、红晕等阳性反应,提示对相应过敏原过敏。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采集患者血液,检测血清中针对不同过敏原的特异性IgE抗体水平。若某种过敏原特异性IgE升高,表明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
五、治疗措施
1.避免接触诱发因素:
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寒冷天气外出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直接刺激鼻腔。
了解自身过敏原并尽量避免接触,如定期清洁卧室、更换床单被罩,减少尘螨滋生;花粉季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尤其是早晨和傍晚花粉浓度较高时段。
2.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能迅速缓解鼻痒、打喷嚏等症状,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鼻用糖皮质激素: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
减充血剂:短期使用可减轻鼻黏膜充血,缓解鼻塞症状,如麻黄碱滴鼻液,但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7天,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
3.免疫治疗:对于明确过敏原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采用免疫治疗。通过让患者反复接触逐渐增加剂量的过敏原提取物,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该过敏原的耐受,从而减轻或消除过敏症状。但治疗周期较长,一般需35年。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用药需谨慎。尽量优先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保持鼻腔清洁湿润,减少过敏原和分泌物对鼻黏膜的刺激。如需使用药物,严格遵循医嘱,避免使用成人剂型药物,防止剂量不准确引发不良反应。年龄较小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症状,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表现,如有无频繁揉鼻、打喷嚏、睡眠不安等,及时发现问题并就医。
2.孕妇:孕期用药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应尽量避免使用药物。如症状较轻,可通过鼻腔冲洗、佩戴口罩等方法缓解。若症状严重,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权衡利弊后使用。孕期身体抵抗力变化,要注意保暖,避免接触过敏原,预防鼻炎发作。
3.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使用减充血剂时要特别注意,因其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不良反应。在治疗鼻炎的同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与医生充分沟通,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老年人鼻黏膜功能减退,日常可适当进行鼻腔保健,如用温水清洗鼻腔,增强鼻黏膜的抵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