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手足癣
手足癣是由皮肤癣菌侵犯手足皮肤引起的浅部真菌感染性疾病,其发病部位有特点,致病因素包括病原体及宿主相关因素,临床表现有水疱鳞屑型、角化过度型、浸渍糜烂型等,可通过临床表现和真菌学检查诊断,预防需保持清洁干燥、选透气鞋袜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手足癣的定义
手足癣是由皮肤癣菌侵犯手足皮肤所引起的浅部真菌感染性疾病。皮肤癣菌包括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等,它们可在手足部位的皮肤定植、生长繁殖,引发一系列病理改变及临床症状。
(一)发病部位特点
手部手足癣:常发生在单侧手部,之后可能逐渐传染至对侧。一般好发于手指间、手掌等部位。不同类型的手足癣在手部的表现略有差异,例如水疱型手足癣可在手指侧面、手掌等处出现针尖至粟粒大小的深在性水疱,疱液清,壁厚而发亮,不易破溃,数日后干燥脱屑;鳞屑角化型手足癣则表现为手掌、手指的皮肤增厚、粗糙、脱屑,冬季易发生皲裂等。
足部手足癣:更为常见,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水疱鳞屑型、角化过度型、浸渍糜烂型等。水疱鳞屑型多发生在足跖、足缘等部位,出现水疱,干燥后脱屑;角化过度型主要表现为足部皮肤增厚、粗糙、脱屑,冬季加重,易发生皲裂;浸渍糜烂型常见于足趾间,由于局部潮湿,皮肤浸渍发白,去除浸渍的表皮后,可见潮红的糜烂面,常伴有瘙痒,易继发细菌感染。
二、手足癣的致病因素
(一)病原体方面
皮肤癣菌是引发手足癣的直接病原体,其生存和繁殖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包括温暖、潮湿的皮肤环境等。不同的皮肤癣菌菌种可能导致不同类型的手足癣表现,但总体都是通过在皮肤表面或角质层内生长,引起炎症反应和皮肤病变。
(二)宿主相关因素
年龄:儿童由于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且活动多易出汗,若接触到被皮肤癣菌污染的物品等,较易感染手足癣;老年人皮肤老化,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干燥,也可能因皮肤防御能力下降而容易患手足癣。
性别: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在一些特殊情况,如女性穿高跟鞋等导致足部局部环境更潮湿闷热时,可能相对更易患足部手足癣。
生活方式: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工作的人群,如渔民、矿工等,手足部长时间被汗液浸渍,皮肤角质层被破坏,有利于皮肤癣菌的侵入和生长,患手足癣的风险增加;经常穿不透气的鞋子,如塑料凉鞋、不透气的运动鞋等,会使足部局部温度升高、湿度增大,为皮肤癣菌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增加患病几率;与他人共用拖鞋、脚盆、毛巾等个人物品,也容易导致皮肤癣菌的传播,从而引发手足癣。
病史:本身患有其他皮肤疾病,如湿疹等,会破坏皮肤的正常屏障功能,使皮肤癣菌更易感染;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皮肤癣菌感染后更易扩散,且病情可能相对较重,不易治愈。
三、手足癣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一)临床表现
1.水疱鳞屑型:在手掌、手指侧面或足跖、足缘等部位出现针尖至粟粒大小的水疱,水疱可融合,疱液清亮,周围无红晕,数日后水疱干燥脱屑,瘙痒明显。
2.角化过度型:手部或足部皮肤增厚、粗糙、脱屑,纹理加深,冬季易发生皲裂,疼痛明显,一般瘙痒不剧烈。
3.浸渍糜烂型:常见于足趾间,皮肤浸渍发白,去除表皮后可见潮红糜烂面,常伴有渗液,有恶臭,瘙痒剧烈,易继发细菌感染导致局部红肿、疼痛等。
(二)诊断
1.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如手足部位的水疱、脱屑、角化、浸渍糜烂等症状,结合发病部位等特点,初步考虑手足癣。
2.进一步可通过真菌学检查明确诊断,常用的方法有直接镜检,即刮取病变部位的皮屑、水疱液等,在显微镜下查找菌丝或孢子;也可进行真菌培养,将标本接种于培养基上,观察真菌生长情况,以确定致病的真菌种类,从而明确诊断手足癣,并与手部湿疹、掌跖脓疱病等其他类似疾病相鉴别。
四、手足癣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一)预防措施
1.保持手足清洁干燥,勤洗手、洗脚,洗完后及时擦干,尤其是指(趾)间部位。
2.选择透气良好的鞋袜,勤换鞋袜,保持足部干燥,可适当在鞋内放置鞋垫等吸汗物品。
3.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脚盆、毛巾等个人物品,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场所尽量穿自备的拖鞋,减少感染皮肤癣菌的机会。
4.对于从事易导致手足潮湿工作的人群,应注意工作中及时擦干手足,工作后更换干净的鞋袜。
5.积极治疗自身其他皮肤疾病,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手足癣的发病风险。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家长要注意儿童的手足卫生,教育儿童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儿童的鞋袜要选择舒适、透气的,避免儿童在公共浴室等场所赤脚行走,防止感染手足癣。若儿童已患手足癣,由于儿童皮肤娇嫩,用药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温和、合适的抗真菌药物,且要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干燥,应注意保持手足皮肤的滋润,可适当使用一些温和的保湿护肤品,但同时要注意选择不影响抗真菌治疗的产品。老年人若患有手足癣,要积极治疗,由于老年人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药物与其他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等情况,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保持血糖稳定,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皮肤癣菌的生长繁殖,加重手足癣病情。同时,在治疗手足癣时,要更加积极规范,密切观察足部情况,防止因手足癣继发细菌感染等导致足部病情加重,出现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