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
右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涵盖术前、术后、康复、饮食及特殊人群护理等方面。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增强患者信心,全面评估身体状况、做好皮肤和牵引护理;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做好伤口、引流管、体位和疼痛护理;康复护理分早、中、后期逐步增加训练强度;饮食强调营养均衡、补充钙质和调整饮食结构;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和有不良生活方式者需根据各自特点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右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多为老年人,受伤后行动受限,易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年轻患者可能因突然受伤打乱生活节奏而烦躁不安。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耐心讲解疾病治疗过程和预后情况,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2.身体评估: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包括生命体征、基础疾病等。老年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需密切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控制病情稳定,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对于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劝其戒烟戒酒,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皮肤护理: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特别是骨折部位皮肤。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防止压疮发生。对于皮肤有擦伤、破损的部位,及时进行消毒处理,预防感染。
4.牵引护理:若患者采用牵引治疗,需保持牵引的有效性。定期检查牵引装置是否牢固,牵引重量是否合适,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情况,包括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及足背动脉搏动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二、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每1530分钟记录一次,直至生命体征平稳。对于体温异常的患者,若为低热,可先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温水擦浴、冰敷等;若体温超过38.5℃,且患者有明显不适,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儿童患者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更需密切观察,避免使用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药物。
2.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及红肿等情况。若发现伤口有异常,及时更换敷料,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预防伤口感染。对于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高影响伤口愈合,更要加强伤口护理,密切监测血糖,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3.引流管护理:若患者留置引流管,要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一般术后2448小时引流量明显减少,可考虑拔除引流管。在引流管护理过程中,注意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及脱落。
4.体位护理:术后患者应保持正确的体位,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可使用外展支架或软枕垫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翻身时要保持患肢与身体纵轴一致,避免内收、外旋等动作,防止骨折移位。
5.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取相应的止痛措施。对于轻度疼痛患者,可通过分散注意力、调整体位等方法缓解疼痛;对于中度疼痛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痛药物。儿童患者对疼痛耐受性差,要更加关注其疼痛表现,避免使用成瘾性止痛药物。
三、康复护理
1.早期康复:术后12天,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如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背伸和跖屈等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同时,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和咳嗽训练,预防肺部并发症。
2.中期康复:术后24周,根据患者骨折愈合情况,逐渐增加康复训练强度。可指导患者进行髋关节、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如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由护理人员或家属协助进行,活动范围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对于身体状况较好的年轻患者,可适当提前进行康复训练,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骨折移位。
3.后期康复:术后46周后,若X线显示骨折有明显愈合迹象,可指导患者进行部分负重训练,如借助助行器或拐杖在床边站立、行走等。康复训练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训练方案。对于老年患者,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避免因过度劳累导致摔倒等意外发生。
四、饮食护理
1.营养均衡:给予患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饮食,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促进骨折愈合。对于老年患者,由于消化功能减退,食物应易消化,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
2.补充钙质:鼓励患者多摄入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3.调整饮食结构:对于便秘患者,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粗粮、芹菜等,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五、特殊人群护理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骨折愈合慢,且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在护理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其生命体征和基础疾病的变化,严格控制血压、血糖等指标。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加强防跌倒措施,如保持病房地面干燥、设置扶手等,防止再次受伤。
2.儿童:儿童骨骼生长发育迅速,但骨折后可能因疼痛不配合治疗。护理人员要与家长密切沟通,共同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指导。在用药方面,严格遵守儿科安全用药原则,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3.患有慢性疾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相关指标,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控制病情稳定。同时,由于慢性疾病可能影响骨折愈合,要加强营养支持和康复护理,促进骨折愈合。
4.有不良生活方式患者:对于吸烟、酗酒的患者,劝其戒烟戒酒,告知其不良生活方式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在康复过程中,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身体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