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迷走性晕厥怎么办
血管迷走性晕厥多由迷走神经反射致周围血管扩张、心率减慢引发,青少年及年轻女性多见,缺乏运动等人群发病风险高。发作时应让患者平卧、刺激人中。日常预防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合理饮食,避免长时间站立等诱因。治疗有非药物(倾斜训练、穿弹力袜)和药物两种方式。特殊人群中,儿童发作时家长要冷静处理并观察症状,预防注重合理运动饮食,用药谨慎;老年人发作后注意有无受伤及基础病影响,预防循序渐进并监测指标,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孕妇发作需及时就医,预防注重充足休息营养,用药严格遵医嘱。
一、了解血管迷走性晕厥
血管迷走性晕厥是一种常见的晕厥类型,多由各种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导致周围血管扩张、心率减慢,进而引起血压急剧下降、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厥。常见诱因包括长时间站立、情绪紧张、疼痛、闷热环境、过度疲劳等。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均可发生,但青少年及年轻女性相对更为多见。生活方式上,缺乏运动、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均衡的人群可能增加发病风险。有家族晕厥病史的人群,发病几率也可能相对较高。
二、发作时处理
1.立即采取平卧位:让患者就地平卧,头部略低,抬高下肢,这样有助于促进血液回流至心脏和大脑,增加脑部供血,缓解晕厥症状。若患者领口较紧,需及时解开,以保持呼吸顺畅。
2.刺激人中:用手指掐压患者人中,通过刺激该穴位,可能促使患者恢复意识。力度适中,避免损伤皮肤。
三、日常预防措施
1.生活方式调整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节律,减少血管迷走性晕厥发作风险。例如,青少年应保证每天810小时的睡眠时间。
适度运动:进行规律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可增强心血管功能,提高机体对体位变化的适应能力。但需注意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突然进行剧烈运动。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饮食,增加盐分和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血容量。可适当多吃些咸的食物,如咸菜等,但对于有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同时,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少食多餐。
2.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长时间站立:长时间站立易导致血液在下肢积聚,增加晕厥风险。若因工作等原因需要长时间站立,可定时活动下肢,做踮脚尖、屈膝等动作,促进血液回流。
减少情绪波动: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激动等不良情绪。可通过听音乐、冥想、深呼吸等方式调节情绪。例如,在情绪紧张时,进行深呼吸练习,每次吸气35秒,呼气35秒,重复1015次。
远离闷热环境:高温闷热环境易使血管扩张,增加晕厥几率。尽量避免在炎热天气长时间处于封闭、闷热的场所,如拥挤的室内等。若无法避免,可适当开启空调或风扇,保持空气流通。
四、治疗方法
1.非药物治疗
倾斜训练:通过定期进行倾斜训练,可提高机体对体位变化的耐受性。患者靠墙站立,双脚与肩同宽,每次站立3045分钟,每天12次。训练过程中若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平卧休息。
弹力袜使用:对于经常发作的患者,可穿着弹力袜。弹力袜能够增加下肢静脉回流,减少血液在下肢积聚,降低晕厥发作风险。选择合适压力和长度的弹力袜,每天起床后即穿着,睡前脱下。
2.药物治疗:对于频繁发作且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使用药物,如β阻滞剂、氟氢可的松、米多君等。但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发作时,家长应保持冷静,迅速将孩子平卧,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孩子受伤。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发作前后的症状,如是否有头晕、恶心、出汗等,以便向医生准确描述病情。
在预防方面,儿童的运动强度应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适当调整,避免过度运动。饮食上,保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新鲜蔬菜水果等。对于较小的儿童,避免长时间站立,尽量以坐位或卧位活动为主。
儿童用药需格外谨慎,一般优先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若必须使用药物,医生会根据孩子的体重、年龄等因素精确计算药物剂量,家长务必严格按照医嘱给药,不可自行更改。
2.老年人
老年人血管迷走性晕厥发作后,可能因跌倒导致骨折等严重并发症。因此,一旦发作,家人应尽快协助老人平卧,检查有无受伤。若老年人本身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发作时还需注意这些疾病对病情的影响,及时送医并告知医生患者病史。
在预防上,老年人生活方式调整应循序渐进。运动选择较为温和的方式,如太极拳、慢走等。由于老年人肾功能可能有所下降,在增加盐分摄入时需谨慎,避免引起水肿等问题,应定期监测血压、肾功能等指标。药物治疗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因联合用药导致不良反应。告知老人在起身、站立时动作要缓慢,避免突然改变体位。
3.孕妇
孕妇发生血管迷走性晕厥,不仅会对自身造成影响,还可能危及胎儿。发作时应立即平卧,若症状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孕期女性身体负担加重,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避免长时间站立和劳累。
在预防方面,孕妇可适当进行孕期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等,但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和鞋子,避免紧身衣物影响血液循环。饮食上,除保证营养均衡外,可适当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摄入,预防贫血导致的晕厥。由于孕妇用药可能影响胎儿发育,一般不轻易使用药物治疗,如需用药,必须在医生的严格评估和指导下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