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过敏性皮炎湿疹
过敏性皮炎湿疹是由过敏原引发的皮肤过敏反应,包含多种类型皮肤病症,其病因涉及过敏原、遗传、免疫和环境因素;症状有皮疹、瘙痒、渗出和皮肤干燥;诊断依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过敏原检测;治疗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皮肤护理、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特殊人群(儿童、孕妇、老年人)治疗各有注意事项;预防措施有避免接触过敏原、合理饮食、加强皮肤护理和增强免疫力。
一、定义
过敏性皮炎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性疾病,主要是由过敏原引发的皮肤过敏反应。它并非单一的疾病,而是包含了多种不同类型、不同表现的皮肤病症。本质上,它是身体免疫系统对原本无害的外界物质产生过度反应,从而导致皮肤出现炎症。
二、病因
1.过敏原: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食物过敏原如牛奶、鸡蛋、海鲜、坚果等;接触性过敏原如化妆品、洗涤剂、金属饰品、橡胶等。不同年龄段接触过敏原的情况有所差异,儿童可能更多因食物过敏引发,成人则可能因工作环境、生活习惯接触不同的过敏原。
2.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过敏性疾病史,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等,个体患过敏性皮炎湿疹的几率会明显增加。遗传因素会使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和免疫系统相对脆弱,更容易受到过敏原的刺激。
3.免疫因素: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是导致过敏性皮炎湿疹的重要内在因素。免疫系统失衡,使得机体对过敏原的识别和反应出现偏差,过度的免疫反应引发皮肤炎症。
4.环境因素:长期处于潮湿、炎热或寒冷的环境中,皮肤的调节功能受到影响,容易诱发疾病。此外,空气污染、紫外线照射等也可能加重皮肤炎症。
三、症状
1.皮疹:表现多样,常见的有红斑、丘疹、水疱等。红斑通常边界不清,颜色从淡红到深红不等;丘疹为高出皮肤表面的小疙瘩;水疱内含清亮或淡黄色液体。这些皮疹可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常见于面部、颈部、四肢屈侧等。
2.瘙痒:是过敏性皮炎湿疹最突出的症状之一,瘙痒程度因人而异。严重的瘙痒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日常生活,搔抓后可能导致皮肤破损、感染,进一步加重病情。不同年龄段对瘙痒的耐受和表达不同,儿童可能会表现为烦躁、哭闹、搔抓皮肤,成人则能更明确描述瘙痒的感受。
3.渗出:在病情较重或急性期,皮肤可能出现渗出液,表现为局部皮肤潮湿、有液体渗出。渗出液干燥后可形成痂皮。
4.皮肤干燥:随着病情发展,皮肤的水分流失增加,导致皮肤干燥、粗糙,甚至出现脱屑现象。
四、诊断
1.病史采集: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出现时间、频率、加重或缓解因素,以及家族过敏史、个人既往病史等。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工作环境等,有助于找出可能的过敏原。
2.体格检查:仔细观察皮肤的表现,包括皮疹的形态、分布、颜色等,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3.过敏原检测:常见的检测方法有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皮肤点刺试验是将少量常见过敏原提取物滴在皮肤上,用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观察皮肤的反应;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则是通过抽血检测血液中针对特定过敏原的抗体水平。这些检测可以帮助明确过敏原,指导患者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
五、治疗
1.避免接触过敏原:通过过敏原检测结果,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例如,对花粉过敏的患者在花粉季节减少外出,佩戴口罩、眼镜等;对食物过敏的患者避免食用相应的食物。
2.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湿润,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和保湿剂。避免过度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洗澡时间不宜过长。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护肤品,有助于修复皮肤屏障功能。
3.药物治疗:外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类药膏、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等,可以减轻皮肤炎症和瘙痒症状;口服药物如抗组胺药,能缓解瘙痒,减轻过敏反应。不同年龄段用药有所不同,儿童用药需更加谨慎,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4.物理治疗:如紫外线照射等,对于一些慢性、顽固性过敏性皮炎湿疹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皮肤娇嫩,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更容易发生过敏性皮炎湿疹。家长要注意孩子的饮食,避免过早添加易过敏的食物。在选择护肤品和药物时,要选择温和、无刺激的产品。同时,要注意孩子的手部卫生,防止搔抓皮肤引起感染。
2.孕妇:孕妇在孕期身体的生理和免疫状态发生变化,更容易出现皮肤问题。在治疗过敏性皮炎湿疹时,要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安全性高的外用药物。同时,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因为情绪因素也可能影响病情。
3.老年人:老年人皮肤的屏障功能和修复能力下降,病情可能更容易反复。治疗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此外,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在用药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七、预防
1.避免接触过敏原:了解自己的过敏原,尽量避免接触。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减少尘螨滋生。
2.合理饮食: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已知的过敏食物。不同年龄段的饮食注意事项有所不同,儿童要保证营养均衡,成人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食结构。
3.加强皮肤护理:使用温和的护肤品,保持皮肤湿润。避免过度清洁皮肤,以免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
4.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不同年龄段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儿童可进行户外活动、游戏,成人可选择跑步、瑜伽等,老年人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