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炎和腱鞘炎有什么区别
肌腱炎和腱鞘炎在定义、症状、好发部位、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上存在区别。定义上,肌腱炎是肌腱的炎症,多因反复过度使用、外伤或老化引发;腱鞘炎是腱鞘的炎症,常因肌腱在腱鞘内频繁活动致损伤性炎症。症状方面,肌腱炎有疼痛、压痛、肿胀和关节活动受限;腱鞘炎除疼痛压痛外,还有局部结节、“弹响”“卡顿”甚至关节交锁。好发部位上,肌腱炎常见于肩、肘、膝、跟腱处;腱鞘炎多见于手腕、手指和足部。发病原因中,肌腱炎主因过度使用、外伤和年龄增长;腱鞘炎与慢性劳损及全身性疾病有关。治疗时,肌腱炎有休息、冰敷、药物、物理和手术治疗;腱鞘炎早期休息制动,还有药物、局部封闭和手术治疗。特殊人群中,老年人恢复慢,治疗要兼顾基础疾病;儿童优先非药物治疗,引导正确运动习惯;孕妇避免用影响胎儿药物,优先物理治疗;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要做好热身拉伸、合理安排强度,及时治疗并佩戴护具。
一、定义区别
1.肌腱炎:肌腱炎是发生在肌腱部位的炎症,肌腱是连接肌肉和骨骼的纤维组织,当肌腱受到反复过度使用、外伤或老化等因素影响时,会引发肌腱的损伤和炎症反应。例如,运动员频繁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像跑步运动员过度使用小腿肌腱,就容易引发肌腱炎。
2.腱鞘炎:腱鞘炎则是腱鞘出现的炎症,腱鞘是套在肌腱外面的双层套管样密闭的滑膜管,起到保护和润滑肌腱的作用。当肌腱在腱鞘内频繁活动,导致腱鞘发生损伤性炎症,引起肿胀,就会出现腱鞘炎。如长期使用电脑的上班族,手指和手腕频繁活动,容易引发手腕部的腱鞘炎。
二、症状区别
1.肌腱炎:主要症状为病变部位疼痛,疼痛在活动时会加剧,休息后可能会有所缓解。局部还可能出现压痛、肿胀,严重时会影响关节的活动范围,导致关节活动受限。例如,肩部肌腱炎患者在抬举手臂时会感到肩部疼痛明显,且手臂上举的高度会受到限制。
2.腱鞘炎:腱鞘炎除了疼痛和压痛外,还会出现局部的结节,这是由于腱鞘肿胀形成的。患者在活动时可能会感觉到“弹响”或“卡顿”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关节交锁,即关节突然固定在某一位置不能活动,需要用力扳动才能恢复活动。如拇指腱鞘炎患者在屈伸拇指时,可能会听到“咔咔”的弹响声。
三、好发部位区别
1.肌腱炎:常见于肩部(如冈上肌肌腱炎)、肘部(如网球肘,即肱骨外上髁炎)、膝部(如髌腱炎)和跟腱部位(如跟腱炎)等。这些部位的肌腱在日常活动或运动中承受较大的压力和负荷,容易发生炎症。
2.腱鞘炎:好发于手腕、手指和足部等部位。其中,手腕部的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和手指的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最为常见。长时间的手工劳动、频繁使用键盘鼠标等活动,会使这些部位的肌腱与腱鞘之间反复摩擦,从而引发腱鞘炎。
四、发病原因区别
1.肌腱炎:发病原因主要包括过度使用、外伤、年龄增长等。过度使用是最常见的原因,如运动员、体力劳动者等长期反复进行同一动作,使肌腱承受过度的压力和摩擦,容易导致肌腱损伤和炎症。外伤也可能直接损伤肌腱,引发炎症。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腱的弹性和韧性会逐渐下降,更容易发生肌腱炎。
2.腱鞘炎:主要与慢性劳损有关,如长期从事需要频繁使用手指和手腕的工作,像打字员、乐器演奏者等。此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等也可能增加腱鞘炎的发病风险,这些疾病会影响腱鞘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使其更容易发生炎症。
五、治疗方法区别
1.肌腱炎:治疗方法包括休息、冰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休息是让受损肌腱得到恢复的重要措施,避免继续进行导致损伤的活动。冰敷可以减轻炎症和疼痛。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和炎症。物理治疗如超声波、按摩等有助于促进肌腱的修复。对于严重的肌腱炎,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2.腱鞘炎:早期治疗主要是休息、制动,减少患病部位的活动。可以使用夹板或支具固定,以减轻腱鞘的压力。药物治疗同样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此外,局部封闭治疗也是常用的方法,即将糖皮质激素和局部麻醉药注射到腱鞘内,以减轻炎症和疼痛。如果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开腱鞘以减轻对肌腱的压迫。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肌腱和腱鞘的弹性和修复能力较差。无论是肌腱炎还是腱鞘炎,恢复时间可能会较长。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加重损伤。药物治疗时要考虑到老年人可能存在的其他基础疾病,如肝肾功能不全等,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有较大影响的药物。
2.儿童:儿童的骨骼和肌肉正在发育阶段,一般较少发生肌腱炎和腱鞘炎,但如果孩子有过度运动或不正确的运动姿势,也可能会出现这些问题。对于儿童患者,应优先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休息、物理治疗等。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药物,如某些糖皮质激素。同时,要引导孩子养成正确的运动习惯和姿势。
3.孕妇:孕妇由于身体生理变化,体内激素水平改变,可能会导致肌腱和腱鞘的松弛,增加发病风险。在治疗时,要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等相对安全,可以优先考虑。同时,孕妇要注意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减轻手部和腕部的压力。
4.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这类人群由于工作或运动的性质,容易反复发生肌腱炎和腱鞘炎。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拉伸,合理安排训练和工作强度,避免过度劳累。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时休息和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同时,可以佩戴适当的护具,如护腕、护肘等,保护肌腱和腱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