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流产需要检查哪些项目
复发性流产的检查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般检查涵盖体格检查及血常规、血型及抗体筛查、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性激素六项等实验室检查;遗传学检查包括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基因检测;解剖学检查有经阴道超声、三维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宫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免疫学检查包括自身抗体检测和封闭抗体检测;感染因素检查有TORCH筛查和其他病原体检测。此外,针对年龄较大女性、有慢性病史患者、肥胖患者、长期生活不规律人群等特殊人群给出温馨提示,如年龄大的要关注染色体和卵巢功能评估,慢性疾病患者要控制病情、评估疾病对妊娠影响,肥胖者关注相关指标并控制体重,生活不规律人群调整生活方式。
一、一般检查
1.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基本生命体征的测量。肥胖可能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影响受孕和妊娠结局;血压异常可能提示存在心血管疾病等潜在问题,这些都可能与复发性流产相关。同时,医生会重点检查生殖器官,查看子宫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附件区有无肿块、压痛等情况,排查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通过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各项指标,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感染等情况。严重贫血可能导致胎儿缺氧,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增加流产的风险;而感染也可能波及子宫,对妊娠产生不良影响。
血型及抗体筛查:检测血型,包括ABO血型和Rh血型,同时进行抗体筛查。如果孕妇与胎儿血型不合,可能会发生血型抗体免疫反应,导致胎儿溶血,进而引发流产。
凝血功能检查:检测凝血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胎盘血栓形成,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从而引起流产。
甲状腺功能检查: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如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素等。甲状腺功能异常,无论是甲状腺功能亢进还是减退,都可能影响内分泌环境,干扰胚胎的正常发育,增加复发性流产的发生几率。
性激素六项检查:包括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睾酮、泌乳素。该检查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内分泌功能,了解卵巢储备功能、排卵情况以及黄体功能等。内分泌失调是复发性流产的常见原因之一,例如黄体功能不全可能导致孕激素分泌不足,无法维持妊娠。
二、遗传学检查
1.染色体核型分析:对夫妇双方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检测是否存在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重要遗传因素之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包括染色体易位、倒位等,这些异常可能导致胚胎发育异常,从而引发流产。
2.基因检测:对于一些有家族遗传病史或多次不明原因流产的患者,可考虑进行基因检测。基因检测可以检测某些特定基因的突变情况,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遗传缺陷导致的复发性流产。
三、解剖学检查
1.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可以清晰地观察子宫和附件的形态、结构,检测子宫有无畸形,如纵隔子宫、双角子宫等,这些子宫畸形可能影响胚胎的着床和发育。同时,还能观察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形态,评估子宫内膜的容受性。
三维超声:相较于二维超声,三维超声能够更直观、准确地显示子宫的形态和结构,对于诊断子宫畸形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2.子宫输卵管造影:通过向子宫和输卵管内注入造影剂,然后进行X线摄影,以了解子宫腔的形态和输卵管的通畅情况。子宫粘连、输卵管堵塞等病变可能影响受孕和胚胎的运输,增加流产的风险。
3.宫腔镜检查:宫腔镜可以直接观察子宫腔内的情况,发现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子宫纵隔等病变,并可在检查的同时进行治疗。这些病变可能影响胚胎的着床和生长,导致复发性流产。
4.腹腔镜检查:腹腔镜能够直观地观察盆腔内的脏器,如子宫、卵巢、输卵管等的外观和形态,排查有无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变。盆腔粘连可能影响输卵管的蠕动和拾卵功能,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导致盆腔内环境改变,影响胚胎的着床和发育。
四、免疫学检查
1.自身抗体检测:检测抗心磷脂抗体、抗核抗体、抗β2糖蛋白1抗体等自身抗体。自身抗体阳性可能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从而引发流产。
2.封闭抗体检测:封闭抗体是一种保护胎儿免受母体免疫系统攻击的抗体。如果封闭抗体缺乏,母体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对胚胎产生免疫排斥反应,导致流产。
五、感染因素检查
1.TORCH筛查:检测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病原体的抗体。这些病原体感染可能导致胎儿发育畸形、流产等不良结局。孕妇在孕期感染这些病毒后,病毒可能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2.其他病原体检测:还可检测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等病原体。这些病原体感染可能引起生殖道炎症,炎症可能上行感染至宫腔,影响胚胎的生长环境,增加流产的风险。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年龄较大的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子的质量和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会增加。对于年龄较大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在进行检查时,应更加关注染色体和卵巢功能的评估。同时,年龄较大的孕妇在孕期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也相对较高,如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需要密切监测。
2.有慢性病史的患者: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控制病情,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再考虑妊娠。在进行复发性流产检查时,要重点评估慢性疾病对妊娠的影响,以及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3.肥胖患者:肥胖可能会影响内分泌和代谢功能,增加复发性流产的风险。肥胖患者在检查时应关注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等指标,同时建议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控制体重,改善身体状况。
4.长期生活不规律的人群:长期熬夜、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生殖功能。这类人群在进行检查的同时,应及时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戒烟戒酒,以提高受孕几率和妊娠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