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动脉瘤的症状有什么
脑血管动脉瘤分为未破裂与破裂两种情况,症状各有特点。未破裂时,压迫周围神经组织会导致眼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视力视野改变、内分泌紊乱、尿崩症等,还可能出现与位置相关的轻中度间断性头痛。破裂时,突出症状为突然且极其剧烈的“一生中最严重的头痛”,随后约80%患者出现喷射性恶心呕吐,部分患者有嗜睡或昏迷等意识障碍,还会有颈项强直、偏瘫、言语功能障碍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以及癫痫发作、精神症状等。特殊人群中,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关注其异常行为;老年人对症状感知迟钝,家属应留意其精神状态;孕期女性动脉瘤破裂风险增加,需及时排查;生活方式不良人群应改善生活习惯;有相关病史人群要控制病情并定期检查。
一、未破裂脑血管动脉瘤的症状
1.压迫症状
当脑血管动脉瘤压迫周围神经组织时,可出现相应的症状。比如压迫动眼神经,常导致眼睑下垂,上睑无法正常抬起,还可伴有眼球运动障碍,患者眼球不能向上、向下及向内运动,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研究表明,这在约10%15%的后交通动脉瘤患者中较为常见。
若压迫视神经或视交叉,可能引起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其中,视力下降表现为视物模糊,看东西清晰度降低;视野缺损可呈现为一侧或双侧视野的部分缺失,像常见的双颞侧偏盲,影响患者的周边视觉。
压迫下丘脑或垂体,会影响内分泌功能。可能出现内分泌紊乱,如女性月经失调,月经周期、经量出现异常;男性则可能出现性功能障碍等。此外,还可能有尿崩症表现,患者尿量明显增多,每日尿量可达35升甚至更多,同时伴有口渴、多饮。
2.头痛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间断性头痛,多为轻度至中度疼痛,性质多样,如搏动性、胀痛或闷痛等。疼痛部位常与动脉瘤所在位置相关,如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可能导致一侧头部疼痛,后循环动脉瘤可能引起枕部或颈部疼痛。虽然头痛症状缺乏特异性,但在一些未破裂动脉瘤患者中可能是唯一的临床表现。
二、破裂脑血管动脉瘤的症状
1.剧烈头痛
这是破裂最突出的症状,90%以上患者会突然出现极其剧烈的头痛,常被描述为“一生中最严重的头痛”,疼痛可瞬间达到高峰,呈炸裂样。这种头痛与普通头痛有明显区别,普通头痛通常逐渐加重,而动脉瘤破裂头痛是突然爆发且程度严重。
2.恶心呕吐
约80%患者在头痛后很快出现恶心、呕吐,这是由于颅内压力突然升高,刺激了呕吐中枢所致。呕吐常呈喷射性,与一般胃肠道疾病引起的呕吐不同,喷射性呕吐通常不伴有恶心的前驱症状,且呕吐物量大。
3.意识障碍
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轻者表现为嗜睡,患者处于持续睡眠状态,但能被唤醒,醒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和配合检查;重者可出现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昏迷程度和持续时间与出血量、出血部位以及患者自身状况有关。研究显示,约30%40%的破裂动脉瘤患者会出现昏迷。
4.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出血破入蛛网膜下腔,刺激脑膜,可出现颈项强直,患者颈部肌肉僵硬,被动屈颈时阻力增加,这是脑膜刺激征的典型表现之一。同时,还可能伴有凯尔尼格征阳性,即患者仰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成直角,然后使小腿伸直,在135°以内出现抵抗或疼痛为阳性。
若出血影响脑实质,可出现偏瘫,表现为一侧肢体无力或完全不能活动,同时伴有肌张力改变,初期可能肌张力降低,后期可逐渐增高。还可能有言语功能障碍,如运动性失语,患者能理解他人言语,但自己不能说话或只能说出简单字词;感觉性失语,患者能听到声音,但不能理解话语的含义。
5.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癫痫发作,多为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即突然意识丧失,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随后出现阵挛性抽搐。这可能与出血刺激大脑皮层,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有关。另外,还可能有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谵妄等。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
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当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时,可能无法准确描述。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行为变化,如比平时更烦躁、哭闹不止,频繁用手抓头,拒绝进食等,若有这些异常,应及时就医。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尚在发育阶段,脑血管动脉瘤破裂对其影响更为严重,可能影响智力发育和肢体运动功能。所以一旦怀疑,需尽快完善检查,明确诊断。
2.老年人
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动脉瘤的发生、发展及破裂风险。同时,老年人对疼痛等症状的感知可能相对迟钝,即使出现头痛等症状,程度可能也不如年轻人明显。家属应多关注老人精神状态,若老人出现精神萎靡、嗜睡、记忆力减退等情况,需警惕脑血管动脉瘤可能。而且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动脉瘤破裂后恢复相对困难,并发症发生风险更高,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所以日常应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定期体检。
3.女性
孕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血容量增加等,可能使原有动脉瘤破裂风险增加。孕期若出现头痛、视力改变等症状,不能简单认为是孕期常见不适,需及时就医排查。对于有脑血管动脉瘤家族史或既往有相关病史的女性,备孕前应进行全面评估,听取医生建议,制定合理的妊娠计划。
4.生活方式不良人群
长期吸烟、酗酒人群,烟中的尼古丁、酒中的酒精等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脑血管动脉瘤发生和破裂风险。建议这类人群尽早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的人群,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血压容易波动,也会影响动脉瘤稳定性。应规律作息,通过运动、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定期体检,监测血压等指标。
5.有相关病史人群
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的人群,要严格控制血压、血脂,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因为血压波动、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等会影响血管壁弹性,促使动脉瘤形成和发展。有家族性脑血管动脉瘤病史的人群,遗传因素使他们患病风险相对较高,应定期进行脑血管检查,如头部CT血管造影(CT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及时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