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流产的类型有哪些
六种流产类型,包括先兆流产(妊娠28周前少量阴道流血,可能伴有下腹痛或腰背痛,高龄孕妇、不良生活方式者、有相关病史患者易发生,应对措施有孕前检查、调整生活、针对性治疗等)、难免流产(由先兆流产发展而来,流血量增多、腹痛加重,年龄大、有妇科疾病、长期高压女性易发生,需加强调理、治疗疾病、缓解压力)、不全流产(部分妊娠物残留致大量出血,年轻女性不注意休息、有炎症病史、不注意卫生者易发生,要注意休息、抗感染、保持清洁)、完全流产(妊娠物全部排出,流血和腹痛渐止,有凝血障碍病史、过度劳累或情绪波动大孕妇可能不顺利,需观察出血、注意休息稳定情绪)、稽留流产(胚胎死亡滞留宫腔,可能致凝血障碍,高龄、有内分泌疾病、接触有害物质女性易发生,要频繁检查、控制病情、避免接触)、复发性流产(同一伴侣连续2次及以上自然流产,高龄、有染色体异常病史、滥用药物、有不良生活习惯女性易发生,可遗传咨询、辅助生殖、遵医嘱用药、改善生活)。
一、先兆流产
1.定义:指妊娠28周前,先出现少量的阴道流血,常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无妊娠物排出,随后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
2.症状:阴道少量出血,颜色可为粉色、褐色或鲜红色,可能伴有轻微的下腹部坠痛、腰酸。出血通常是点滴状,量比月经量少。
3.影响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的因素及应对措施:高龄孕妇(年龄大于35岁)发生先兆流产的风险相对较高,由于卵子质量下降等生理因素,染色体异常概率增加。应对措施为怀孕前进行全面的孕前检查,孕期更密切地监测各项指标。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吸烟酗酒等会增加先兆流产的几率,应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戒烟戒酒。有多次流产史、子宫发育异常病史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在孕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孕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保胎。
二、难免流产
1.定义:指流产不可避免,由先兆流产发展而来,此时阴道流血量增多,阵发性下腹痛加重,或出现阴道流液(胎膜破裂)。妇科检查宫颈口已扩张,有时可见胚胎组织或胎囊堵塞于宫颈口内,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基本相符或略小。
2.症状:阴道出血量增多,可超过月经量,腹痛加剧,呈阵发性绞痛。
3.影响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的因素及应对措施:年龄较大的孕妇因身体机能减退,难以维持妊娠的稳定,发生几率较高。在孕前和孕期应加强身体调理。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病史的患者,会影响子宫内环境,增加难免流产风险,孕前需对这些疾病进行治疗。生活中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的女性,身体内分泌紊乱,也会增加此风险,可通过心理疏导、适当运动等方式缓解压力。
三、不全流产
1.定义:指部分妊娠物排出体外,尚有部分残留于宫腔内或嵌顿于宫颈口处,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大量出血,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妇科检查见宫颈口已扩张,宫颈口有妊娠物堵塞及持续性血液流出,子宫小于停经周数。
2.症状:阴道大量出血,伴有阵发性腹痛,可排出部分妊娠组织物,之后腹痛稍减轻,但出血仍不止。
3.影响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的因素及应对措施:年轻女性如果流产后不注意休息,过早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容易导致不全流产。流产后应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曾患过盆腔炎等炎症疾病的患者,流产时妊娠组织容易残留,在流产前后应进行抗感染治疗。生活中不注意个人卫生的女性,增加生殖道感染的机会,增加不全流产发生风险,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
四、完全流产
1.定义:指妊娠物已全部排出,阴道流血逐渐停止,腹痛逐渐消失。妇科检查宫颈口已关闭,子宫接近正常大小。
2.症状:阴道出血量逐渐减少,腹痛减轻直至消失,可排出完整的妊娠组织物。
3.影响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的因素及应对措施:一般来说,如果胚胎自身质量较好、孕妇体质正常且孕期注意保养,完全流产相对更顺利。但有凝血功能障碍病史的孕妇,完全流产后可能出血时间较长,需要密切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必要时进行药物干预或输血治疗。在生活中过度劳累或情绪波动较大的孕妇,可能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完全流产过程不顺利,流产后要注意休息,稳定情绪。
五、稽留流产
1.定义:又称过期流产,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在宫腔内尚未自然排出者。胚胎死亡后,胎盘溶解,产生溶血活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微血管内凝血,消耗大量凝血因子。稽留时间过长,可能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造成严重出血。妇科检查子宫较停经周数小,质地不软,未闻及胎心。
2.症状:前期可能有先兆流产的症状,之后子宫不再增大反而缩小,妊娠反应消失。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通过超声检查发现。
3.影响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的因素及应对措施:高龄孕妇由于卵子质量不佳,发生稽留流产的可能性较高,孕期需更频繁地进行超声等检查。有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会影响胚胎的发育,增加稽留流产风险,孕前和孕期要积极控制病情。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如化学试剂、辐射等的女性,也会增加风险,应尽量避免接触这些环境。
六、复发性流产
1.定义:指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及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近年常用复发性妊娠丢失取代习惯性流产,改为连续2次及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
2.症状:每次流产多发生于同一妊娠月份,临床表现与一般流产相同,可有先兆流产、难免流产、不全流产或完全流产等过程。
3.影响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的因素及应对措施:高龄女性发生复发性流产的风险显著增加,在备孕时可进行遗传咨询和相关检查。有染色体异常病史的夫妇,生育染色体异常胎儿的概率较高,可考虑进行第三代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生活中滥用药物的女性,会影响胚胎发育,导致复发性流产,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良生活习惯如吸毒、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的女性,也增加风险,要戒除不良习惯,改善生活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