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湿疹怎么引起的
过敏性湿疹的发病受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共同影响,同时不同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内源性因素包括遗传、免疫功能异常、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内分泌及代谢改变;外源性因素有食物、吸入物、接触物、环境和微生物因素。特殊人群方面,儿童免疫系统和皮肤屏障不完善,家长要注意其饮食、皮肤护理和避免接触过敏原;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需保持皮肤清洁湿润、注意饮食营养并积极治疗基础病;孕妇因激素变化易患病,治疗要谨慎选药;过敏体质人群要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并增强免疫力。
一、过敏性湿疹的内源性因素
1.遗传因素:遗传在过敏性湿疹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湿疹、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孩子患过敏性湿疹的几率会显著增加。研究表明,若父母一方有过敏性疾病史,子女患过敏性湿疹的概率约为50%;若父母双方都有,则概率可高达75%。不同年龄段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表现有所不同,儿童时期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遗传因素导致的过敏性湿疹可能较早出现且症状相对明显;成年人如果携带相关遗传基因,在特定环境因素触发下也可能发病。
2.免疫功能异常: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的重要防线,当免疫功能出现异常时,容易引发过敏性湿疹。免疫失衡可能导致机体对正常无害的物质产生过度免疫反应,将其识别为外来的有害物质并发起攻击,从而引发皮肤炎症。例如,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升高等都与过敏性湿疹的发生密切相关。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出现免疫功能紊乱;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功能逐渐衰退,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3.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屏障功能,能够防止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和体内水分的丢失。当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时,外界过敏原更容易进入皮肤,诱发过敏反应。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可能与先天性因素有关,也可能由于后天的皮肤护理不当、过度清洁等原因导致。婴儿的皮肤比较娇嫩,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成年人长期使用刺激性的护肤品或清洁产品,也可能破坏皮肤屏障。
4.内分泌及代谢改变:内分泌系统和代谢功能的改变也可能影响过敏性湿疹的发生。例如,女性在孕期、经期等特殊生理时期,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可能诱发或加重过敏性湿疹。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患者,由于体内代谢紊乱,也可能增加患病的几率。不同年龄段的内分泌和代谢情况不同,青春期激素水平变化较大,可能导致皮肤油脂分泌增加,容易引发过敏性湿疹;老年人代谢功能减慢,皮肤新陈代谢也会受到影响,皮肤的抵抗力下降。
二、过敏性湿疹的外源性因素
1.食物因素:某些食物是常见的过敏原,摄入后可能引发过敏性湿疹。常见的过敏食物包括牛奶、鸡蛋、鱼虾、花生、大豆等。不同年龄段对食物过敏的情况有所差异,婴儿期牛奶蛋白过敏较为常见,随着年龄增长,对其他食物过敏的情况可能逐渐增加。成年人也可能对某些食物产生过敏反应,尤其是在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或接触新的食物时。食物过敏引发的过敏性湿疹症状通常在进食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等。
2.吸入物因素:空气中的吸入物如花粉、尘螨、霉菌孢子、动物皮屑等也可能诱发过敏性湿疹。花粉过敏在春秋季节较为常见,不同地区的花粉种类和致敏时间有所不同;尘螨是一种常见的室内过敏原,主要存在于床垫、沙发、地毯等地方;霉菌孢子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滋生。儿童和老年人由于呼吸道和皮肤的抵抗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吸入物过敏原的影响。在户外活动较多的人群,接触花粉等过敏原的机会增加,患病风险也相对较高。
3.接触物因素:皮肤接触某些物质也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导致过敏性湿疹。常见的接触性过敏原包括化妆品、洗涤剂、金属饰品、橡胶制品等。儿童的皮肤比较敏感,对一些刺激性的接触物更容易产生过敏反应;成年人在工作中如果经常接触化学物质,如理发师接触染发剂、厨师接触洗涤剂等,也可能增加患病的几率。接触性过敏原通常在接触部位引起皮肤炎症,表现为接触部位的红斑、瘙痒、水疱等。
4.环境因素: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以及空气污染等都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诱发过敏性湿疹。高温、高湿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增加皮肤感染的风险;寒冷、干燥的环境可能导致皮肤水分流失,破坏皮肤屏障功能。空气污染中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也可能刺激皮肤,引发过敏反应。生活在环境污染严重地区的人群,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患过敏性湿疹的几率可能相对较高。
5.微生物因素:皮肤表面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当微生物群落失衡时,可能引发过敏性湿疹。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过敏性湿疹患者的皮肤表面定植率较高,其产生的毒素可能加重皮肤炎症。儿童皮肤的微生物群落尚未完全建立稳定,更容易受到微生物因素的影响;成年人在皮肤受损或免疫力下降时,也可能出现微生物群落失衡。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由于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免疫系统和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是过敏性湿疹的高发人群。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对于有家族过敏史的婴儿,提倡母乳喂养,添加辅食时要逐渐引入,观察孩子是否有过敏反应。注意皮肤护理,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护肤品,避免过度清洁。避免孩子接触可能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在孩子患病期间,要注意修剪指甲,防止搔抓皮肤导致感染。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功能和皮肤屏障功能减弱,患过敏性湿疹后恢复相对较慢。老年人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避免使用过热的水洗澡,洗澡后及时涂抹护肤品。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如果患有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要积极治疗,控制病情,以减少对皮肤的影响。
3.孕妇:孕妇在孕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诱发或加重过敏性湿疹。孕妇在治疗时要谨慎选择药物,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可以优先采取非药物治疗方法,如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接触过敏原等。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4.过敏体质人群:过敏体质人群本身对各种过敏原的敏感性较高,更容易患过敏性湿疹。这类人群应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对某种食物过敏,要严格避免食用;对花粉过敏,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同时,要注意增强自身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