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的病原体是脊髓灰质炎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肠道病毒属,是一种无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约27-30纳米。该病毒根据抗原性的不同,可分为Ⅰ、Ⅱ、Ⅲ型,三型之间无交叉免疫。
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毒先在患者的咽部和肠道淋巴组织内繁殖,然后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如果病毒未侵犯神经系统,患者可能仅出现发热、咽痛、腹泻等轻微症状,之后病毒被机体免疫系统清除,病情痊愈。但如果病毒通过血液循环突破血-脑屏障,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就会导致神经细胞损伤和坏死,引起肌肉麻痹,出现肢体瘫痪等典型的小儿麻痹症症状。
由于脊髓灰质炎病毒对热、干燥、紫外线等敏感,在56℃环境下30分钟即可被灭活,所以通过高温消毒、保持环境清洁等措施,能有效预防病毒传播。目前,通过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有效预防小儿麻痹症,显著降低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