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泪囊堵塞怎么办
婴儿泪囊堵塞是常见眼科问题,因鼻泪管下端胚胎残膜未退化致泪液和细菌积聚泪囊,表现为眼睛持续流泪、有眼屎等。应对方法包括按摩(用食指指腹在泪囊区规律按摩,促残膜破裂)、清洁(用蘸生理盐水的棉球或纱布从内眼角向外眼角擦拭)和药物治疗(按摩效果不佳且有感染迹象时用抗生素眼药水)。特殊情况如按摩和药物治疗未改善,需泪道冲洗,效果不好则可能要泪道探通术,6个月1岁婴儿做该手术效果较好。特殊人群需注意,新生儿和小婴儿按摩要轻柔、用药遵医嘱,有眼部手术史等情况要告知医生,生活中保持室内空气适宜、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性物质。
一、认识婴儿泪囊堵塞
婴儿泪囊堵塞是一种常见的眼科问题,通常是由于鼻泪管下端的胚胎残膜没有退化,导致泪液和细菌积聚在泪囊内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婴儿眼睛持续流泪、有眼屎,挤压泪囊区可能有脓性分泌物从泪小点溢出。
二、应对方法
1.按摩:这是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家长洗净双手,剪短指甲,用食指指腹在婴儿内眼角稍偏下方(泪囊区)进行有规律的按摩和压迫,每次按摩510下,每天34次。按摩的目的是通过压力促使鼻泪管下端的残膜破裂,使泪道通畅。
2.清洁:保持婴儿眼部清洁至关重要。用干净的棉球或纱布,蘸取生理盐水,从内眼角向外眼角轻轻擦拭,清除眼屎和分泌物,防止感染。
3.药物治疗:如果按摩效果不佳且伴有感染迹象,如眼屎增多、眼睛发红等,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开具抗生素眼药水进行治疗。
三、特殊情况处理
1.若经过一段时间的按摩和药物治疗,泪囊堵塞仍未改善,可能需要进行泪道冲洗。这是一种诊断和治疗手段,通过向泪道内注入生理盐水,判断泪道堵塞的部位和程度,同时也有一定的疏通作用。
2.对于泪道冲洗效果不好的婴儿,可能需要进行泪道探通术。这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手术,在局部麻醉下用探针将鼻泪管下端的阻塞物通开。一般6个月1岁的婴儿进行泪道探通术效果较好。
四、特殊人群提示
1.年龄方面:新生儿和小婴儿身体较为娇嫩,按摩时动作一定要轻柔,避免损伤婴儿皮肤和眼睛。低龄婴儿用药需谨慎,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自行用药。
2.病史方面:如果婴儿有眼部手术史、眼部外伤史或其他全身性疾病,在治疗泪囊堵塞时需要告知医生,以便医生综合考虑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3.生活方式方面: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避免婴儿接触过敏原和刺激性物质。注意婴儿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揉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