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得阴道炎怎么办
哺乳期女性怀疑患阴道炎应及时就医,通过妇科及阴道分泌物检查明确类型,常见有霉菌性、滴虫性、细菌性阴道病等,各有不同症状;治疗分非药物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避免性生活,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类型阴道炎有不同用药,但部分药物使用时需暂停哺乳;特殊人群要告知医生哺乳情况,关注婴儿反应,有基础疾病要积极控制,剖宫产女性恢复性生活要注意卫生;预防复发需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并定期复查。
一、明确诊断
哺乳期女性若怀疑患有阴道炎,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通过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等明确阴道炎的类型。常见的阴道炎类型有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等。不同类型的阴道炎症状有所差异,霉菌性阴道炎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白带呈豆腐渣样或凝乳状;滴虫性阴道炎会出现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白带,伴有外阴瘙痒;细菌性阴道病白带增多,有鱼腥味,尤其在性交后加重。
二、治疗方法
1.非药物治疗
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保持外阴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液,以免破坏阴道的酸碱平衡。
勤换内裤:选择棉质、透气的内裤,并且要勤换洗,换洗后的内裤要在阳光下暴晒。
避免性生活:在阴道炎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加重病情。
2.药物治疗
霉菌性阴道炎:常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咪康唑等。这些药物一般为阴道局部用药,全身吸收较少,对哺乳影响相对较小。
滴虫性阴道炎:可选用甲硝唑或替硝唑,但使用甲硝唑期间需暂停哺乳,替硝唑在哺乳期的安全性数据有限,使用时也需谨慎,具体应遵循医生建议。
细菌性阴道病:常用药物有甲硝唑、克林霉素等,同样甲硝唑使用时要暂停哺乳。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对于哺乳期女性,在使用药物治疗阴道炎时,一定要告知医生自己正在哺乳,医生会权衡药物对母亲和婴儿的影响,选择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2.用药期间要密切关注婴儿的反应,如出现腹泻、呕吐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3.若哺乳期女性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要积极控制血糖,因为血糖控制不佳会增加阴道炎的发病风险和治疗难度。
4.对于剖宫产的哺乳期女性,在恢复性生活时要更加注意卫生,避免感染。
四、预防复发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2.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过多辛辣、甜腻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营养均衡。
3.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确保阴道炎彻底治愈,防止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