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炎怎么办
新生儿脐炎是细菌侵入脐残端引发的急性炎症,常见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因断脐或出生后处理不当致感染。症状分轻症(脐轮与脐周皮肤轻度红肿伴少量浆液脓性分泌物,无全身症状)和重症(脐部及周围皮肤红肿发硬,脓性分泌物增多发臭,可扩散,伴发热等全身症状甚至严重并发症)。诊断靠观察脐部外观及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治疗包括局部清洗消毒、外科清创(重症),全身症状者依药敏选抗生素或经验性用药。预防上出生时接生人员需无菌操作,出生后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并定期消毒。家长要密切观察脐部异常及时就医,医务人员应遵守无菌原则,早发现早处理。
一、新生儿脐炎的定义与病因
新生儿脐炎是指细菌侵入脐残端,并在脐部繁殖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常见的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主要原因是断脐时或出生后处理不当,导致细菌感染,如脐部被粪便、尿液污染,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
二、新生儿脐炎的症状表现
1.轻症:脐轮与脐周皮肤轻度红肿,可伴有少量浆液脓性分泌物,无全身症状。
2.重症:脐部及周围皮肤明显红肿发硬,脓性分泌物增多,带有臭味,可向周围皮肤或组织扩散,引起腹壁蜂窝织炎、皮下坏疽等。严重时可伴有发热、吃奶差、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甚至引发败血症、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三、新生儿脐炎的诊断方法
1.临床症状:医生通过观察脐部的外观表现,如红肿、分泌物等情况进行初步判断。
2.实验室检查:必要时会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评估是否存在感染及感染的严重程度。对于分泌物较多的患儿,还可能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明确病原菌,并指导后续的抗生素使用。
四、新生儿脐炎的治疗措施
1.局部处理:轻症者,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脐部,去除脓性分泌物后,再用碘伏消毒,保持脐部干燥。重症者,除上述处理外,可能需要根据情况进行外科清创处理,去除坏死组织。
2.全身治疗:若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精神不佳等,需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若暂时无法明确病原菌,可先经验性使用抗生素。
五、新生儿脐炎的预防措施
1.出生时:接生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断脐后正确处理脐带残端。
2.出生后: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尿布不要覆盖到脐部,避免尿液、粪便污染脐部。每天用碘伏消毒脐部12次,直至脐带脱落。脐带脱落后仍需注意观察脐部有无异常,如红肿、渗液等情况。
六、温馨提示
1.对于家长:要密切观察新生儿脐部情况,发现脐部有红肿、渗液、异味等异常,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处理,以免延误病情。在护理脐部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脐部皮肤。
2.对于医务人员:在接生及新生儿护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提高对新生儿脐炎的认识和警惕性,早期发现、早期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