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脓疱疮是一种以周围红晕不显著的薄壁水脓疱为特点的新生儿常见皮肤感染性疾病,主要由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起病急、发展快、传染性强,不及时治疗可引发严重并发症;其发病原因与新生儿皮肤薄嫩、免疫功能弱、环境温度湿度不适、护理不当及接触感染有关;家长一旦发现新生儿皮肤有脓疱等异常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治疗,护理时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衣物选择、勤洗手、隔离以防交叉感染,尤其要加强对早产儿、低体重儿等特殊新生儿的护理和观察。
一、新生儿脓疱疮的定义
新生儿脓疱疮是发生于新生儿的一种以周围红晕不显著的薄壁水脓疱为特点的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皮肤感染性疾病。它主要由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也可二者混合感染。该疾病具有起病急、发展快、传染性强的特点,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败血症、肺炎、脑膜炎等。
二、新生儿脓疱疮的原因
1.皮肤特点:新生儿皮肤薄嫩,角质层发育不完善,皮下血管丰富,且皮肤的屏障功能较差,细菌容易通过皮肤侵入体内。同时,新生儿的汗腺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出汗较多时容易导致皮肤浸渍,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免疫功能: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尤其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较弱,对细菌的抵抗力较差,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
3.环境因素:如果新生儿所处的环境温度过高、湿度较大,或者衣物、被褥过厚,容易使新生儿出汗过多,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此外,新生儿居住的环境如果不清洁,存在较多的细菌、灰尘等污染物,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4.护理不当:在护理新生儿时,如果不注意皮肤清洁,没有及时为新生儿洗澡、更换衣物和尿布,容易导致皮肤污垢堆积,滋生细菌。另外,护理人员在接触新生儿前如果没有洗手,或者使用了被污染的毛巾、衣物等,也可能将细菌传播给新生儿。
5.接触感染:新生儿脓疱疮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如果新生儿接触了患有脓疱疮的患者,或者接触了被污染的物品,如玩具、衣物等,就有可能被感染。此外,母婴同室时,如果母亲患有皮肤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将病菌传染给新生儿。
三、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对于新生儿来说,一旦发现皮肤出现脓疱等异常情况,家长应高度重视,及时带孩子就医。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嘱,不要自行给新生儿使用药物。在护理方面,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和摩擦脓疱,防止感染扩散。同时,要注意新生儿的衣物、被褥应选择柔软、透气的材质,并经常清洗和更换。家长在接触新生儿前后要认真洗手,避免将病菌带给孩子。如果家中有其他孩子,要注意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此外,对于早产儿、低体重儿等免疫力更低的特殊新生儿,更要加强护理和观察,因为他们一旦感染脓疱疮,病情可能会更严重,发展也可能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