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怎么造成的
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病原体感染,包括性传播疾病的外源性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经性接触上行感染,以及寄生于阴道内的内源性病原体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引发感染;二是子宫腔内操作,如人工流产术、刮宫术、宫腔镜检查等手术消毒不严或操作不当,以及分娩及剖宫产时软产道损伤、护理不当等易致感染;三是经期卫生不良,如使用不洁卫生用品、经期性生活等;四是其他因素,如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低下导致局部抵抗力下降易受感染。
一、病原体感染
1.外源性病原体: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年轻女性由于性生活较为活跃,感染此类病原体的风险相对较高。这些病原体可通过性接触传播至阴道,进而上行感染至子宫内膜,引发炎症。性生活开始过早、多个性伴侣、不使用安全套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感染的几率。
2.内源性病原体:来自寄生于阴道内的微生物群,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可以单独感染,但通常是混合感染。当女性机体抵抗力下降时,这些原本处于平衡状态的微生物群可能会打破平衡,大量繁殖并引发感染。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营养不良等生活方式因素,以及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都会使身体免疫力降低,增加内源性病原体感染的风险。
二、子宫腔内操作
1.手术操作:如人工流产术、刮宫术、宫腔镜检查等。手术过程中如果消毒不严格,或者手术操作不当,就可能将细菌带入子宫腔,引起子宫内膜炎。多次进行子宫腔内手术的女性,发生子宫内膜炎的概率明显升高。有多次流产史的女性,其子宫内膜可能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再次手术时感染的风险更大。
2.分娩及剖宫产:分娩过程中,尤其是顺产时,软产道可能会有损伤,细菌容易从损伤处侵入子宫内膜。剖宫产手术是一种有创操作,术后子宫切口愈合需要一定时间,在此期间如果护理不当,也容易发生感染。产后女性身体较为虚弱,抵抗力下降,加上恶露的存在,为细菌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经期卫生不良
1.经期使用不洁卫生用品:月经期间,子宫内膜会有创面,使用不清洁的卫生巾、卫生棉条等,容易滋生细菌,细菌可通过阴道上行感染至子宫内膜。青春期女性由于缺乏经期卫生知识,可能会忽视这方面的问题。
2.经期性生活:月经期间女性的生殖系统防御功能相对较弱,此时进行性生活,容易将细菌带入子宫腔,引发子宫内膜炎。有经期性生活习惯的女性,患子宫内膜炎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四、其他因素
1.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如输卵管炎、卵巢炎等邻近器官的炎症,可直接蔓延至子宫内膜,引起炎症。患有盆腔炎等妇科炎症的女性,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炎症可能会扩散至子宫内膜。
2.雌激素水平低下:绝经后女性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细菌感染,进而引发子宫内膜炎。老年女性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适当补充雌激素,以增强局部抵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