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腰椎骨折治疗方法
老人腰椎骨折治疗分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且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保守治疗需严格卧床68周,期间定期翻身防压疮,还可药物治疗止痛、促愈合、防便秘,卧床时就开始简单康复训练并随骨折愈合逐渐增加强度;手术治疗包括创伤小、恢复快的椎体成形术和创伤大、恢复时间长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特殊人群因身体机能下降、可能伴有多种基础疾病,治疗前需全面评估确定方案,治疗中要针对基础病进行相应处理,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康复训练要个性化,同时关注老人心理状态给予关心支持。
一、保守治疗
1.卧床休息:老人腰椎骨折后,通常需要严格卧床休息,时间一般为68周。这是因为卧床可以减轻腰椎的压力,为骨折的愈合创造稳定的环境。在卧床期间,要注意定期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同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尤其是骶尾部、足跟等容易受压的部位。
2.药物治疗:可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症状,促进患者的舒适度和睡眠质量。还会使用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以加速骨折的修复过程。此外,为了预防长期卧床可能引发的便秘问题,会使用缓泻剂。
3.康复训练:在卧床期间,就可以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如进行腿部的肌肉收缩锻炼,这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骨折初步愈合后,可以逐渐增加康复训练的强度,如进行腰部的伸展和旋转运动,但要注意运动的幅度和频率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导致骨折部位再次损伤。
二、手术治疗
1.椎体成形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向骨折的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增强椎体的强度和稳定性,缓解疼痛症状。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术后患者通常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下床活动。一般来说,术后12天患者就可以在佩戴腰围的情况下逐渐坐起和站立。
2.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于一些骨折较为严重、伴有神经损伤或脊柱不稳定的老人,可能需要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通过切开皮肤和肌肉,暴露骨折部位,将骨折复位后使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进行固定。这种手术可以更准确地恢复脊柱的解剖结构和稳定性,但手术创伤较大,恢复时间相对较长。术后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长期的康复训练。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人身体机能下降,可能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在治疗前,需要对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对于患有高血压的老人,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血压,确保血压稳定,避免因血压波动影响骨折的愈合和手术的安全性。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因为高血糖会影响伤口愈合,增加感染的风险。同时,老人的骨质较为疏松,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以增强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要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和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避免过度训练导致再次受伤。此外,老人的心理状态也很重要,家人和医护人员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老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