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的病症,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消退,若出现过早、过高、持续时间过长、退而复现等情况,可能是病理性黄疸,需及时就医。治疗方法包括光照治疗、药物治疗(酶诱导剂、白蛋白)和换血治疗。预防方法包括早开奶和预防性胆红素光疗。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要治疗,会自行消退;而病理性黄疸则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治疗。
一、病因
1.胆红素生成过多
这是新生儿黄疸最常见的原因,由于新生儿的红细胞数量相对较多,且寿命较短,导致胆红素生成过多。
2.肝脏功能不成熟
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能力较弱。
3.肠肝循环增加
新生儿的肠道内细菌较少,胆红素的转化和排泄减少,导致胆红素在肠道内重吸收增加。
4.其他
如母乳性黄疸、ABO血型不合溶血病、RH血型不合溶血病等。
二、临床表现
1.生理性黄疸
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尿稍黄但不染尿布,孩子没有什么不适,一般在出生后7-10天消退。
2.病理性黄疸
(1)出现过早:足月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早产儿在出生后48小时内出现黄疸。
(2)胆红素水平过高:足月儿胆红素值超过12.9mg/dl,早产儿胆红素值超过15mg/dl。
(3)黄疸持续时间过长:足月儿黄疸持续时间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持续时间超过4周。
(4)黄疸退而复现:胆红素值下降后又重新升高。
(5)其他:还可能伴有精神委靡、食欲不振、拒奶等症状。
三、检查
1.胆红素测定
通过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判断黄疸的严重程度。
2.肝功能检查
了解肝脏的功能状态。
3.血型检查
排除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等可能。
4.其他检查
如母子血型不合时,需要进行抗体效价测定等。
四、治疗
1.光照治疗
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2.药物治疗
(1)酶诱导剂:苯巴比妥能增加UDPGT的生成及活性,促进胆红素的转化和排泄。
(2)白蛋白:可与胆红素结合,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3.换血治疗
(1)换出胆红素: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
(2)纠正贫血: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3)纠正缺氧及酸中毒:防止DIC的发生。
五、预防
1.早开奶
让新生儿尽早开始吸吮,促进胎便的排出。
2.预防性胆红素光疗
对于高危新生儿,如早产儿、低体重儿、母亲血型为O型或RH阴性等,可在出生后尽早进行预防性胆红素光疗。
总之,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家长们需要密切关注宝宝的黄疸情况,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家长们也需要了解一些关于新生儿黄疸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照顾宝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