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肿和散粒肿的区别是什么呢
麦粒肿和霰粒肿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麦粒肿是眼睑腺体急性化脓性炎症,多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不良生活方式和免疫力低下易患病,表现为红、肿、热、痛,早期热敷,化脓后切开排脓,可用妥布霉素滴眼液等;霰粒肿是睑板腺慢性非化脓性炎症,因睑板腺出口阻塞引发,生活方式致睑板腺功能障碍会增加风险,表现为眼睑皮下圆形肿块,小的可热敷理疗,大的手术摘除。特殊人群中,儿童治疗要选副作用小的方法,注意眼部卫生和热敷温度;老年人恢复慢,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孕妇优先非药物治疗,用药需遵医嘱。
一、定义和病因
1.麦粒肿:又称睑腺炎,是一种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变,主要由葡萄球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不良的生活方式,如不注意眼部卫生,经常用手揉眼,容易导致细菌感染引发麦粒肿。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更易患病。
2.霰粒肿:也叫睑板腺囊肿,是睑板腺特发性慢性非化脓性炎症。因睑板腺出口阻塞,腺体的分泌物潴留在睑板内,对周围组织产生慢性刺激而引起。长期使用电子产品、熬夜等导致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生活方式,会增加霰粒肿的发病风险。
二、临床表现
1.麦粒肿:患处呈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的典型表现。初期时,眼睑局限性充血、肿胀,有明显压痛;数日后形成硬结,疼痛加剧;之后硬结逐渐软化,形成黄色脓点,可自行破溃排脓,随后炎症明显减轻,逐渐消退。儿童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会出现频繁揉眼、哭闹等表现。
2.霰粒肿:主要表现为眼睑皮下圆形肿块,一般无疼痛。肿块大小不一,小的如米粒,大的可如黄豆甚至更大。通常翻转眼睑时,可见相应睑结膜面呈紫红色或灰红色局限性隆起。病程进展缓慢,有时肿块会自行吸收,但也可能长期不变或逐渐增大。
三、治疗方法
1.麦粒肿:早期可进行热敷,以促进炎症消散。当炎症得到控制,脓液聚集形成波动感后可切开排脓。症状较重或发展为眼睑蜂窝织炎时,需要口服或肌注抗生素。治疗药物有妥布霉素滴眼液、红霉素眼膏等。儿童用药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
2.霰粒肿:小而无症状的霰粒肿可通过热敷或理疗按摩疗法,促进消散吸收。对于较大的霰粒肿,可通过手术摘除。若霰粒肿继发感染,应先按麦粒肿处理,炎症消退后再考虑手术。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眼部组织较为娇嫩,无论是麦粒肿还是霰粒肿,都应及时就医。治疗时应优先选择对儿童副作用小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家长要注意监督儿童保持眼部卫生,避免孩子用手揉眼。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在进行热敷等操作时要注意温度,防止烫伤。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恢复能力较弱。患麦粒肿或霰粒肿后,治疗周期可能较长。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促进眼部疾病的恢复。
3.孕妇:孕妇用药需特别谨慎,应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在治疗麦粒肿或霰粒肿时,优先选择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热敷等。若必须使用药物,应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