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泪囊炎怎么办
急性泪囊炎是泪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由慢性泪囊炎急性发作所致,致病菌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其有局部(泪囊区红、肿、热、痛等)和全身(发热、寒战等)症状表现。早期可局部热敷(控制温度等)、全身用抗生素治疗;脓肿形成需切开引流。预防要注意眼部卫生、积极治疗慢性泪囊炎。儿童患病家长要密切观察护理,老年人要兼顾基础疾病、加强切口护理等。
一、急性泪囊炎的概述
急性泪囊炎是泪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由慢性泪囊炎急性发作所致,致病菌常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二、急性泪囊炎的症状表现
局部症状:泪囊区红、肿、热、痛明显,可波及眼睑、鼻根及面颊部,严重时可形成脓肿,脓肿破溃后可暂时缓解,但易反复发作。
全身症状:可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具体表现因个体差异及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全身症状相对更明显,而老年人可能因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全身症状也较突出。
三、急性泪囊炎的治疗措施
早期治疗:
局部热敷:早期可进行局部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左右,每日34次,每次1520分钟,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症状。对于儿童,要注意控制热敷温度,避免烫伤,同时要安抚儿童情绪,使其配合治疗;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不敏感,热敷时要密切关注温度,防止过热造成损伤。
抗生素治疗: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病原菌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头孢类抗生素等。但需注意,对于儿童要选择对其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抗生素,且严格遵循用药的安全性原则;老年人使用抗生素时要考虑其肝肾功能减退的情况,适当调整用药方案。
脓肿形成后的处理:
切开引流:当脓肿形成时,需切开引流,引流出脓液,促进炎症消退。切开时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组织。对于儿童,手术操作要更加轻柔、精准;老年人由于组织弹性等方面的因素,手术操作需格外小心,术后要加强护理,防止感染复发。
四、急性泪囊炎的预防要点
注意眼部卫生:保持眼部清洁,勤洗手,避免用手揉眼,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儿童由于活泼好动,家长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眼部卫生习惯;老年人也要注意自身眼部及手部卫生,减少感染风险。
积极治疗慢性泪囊炎:有慢性泪囊炎病史的患者要积极治疗,防止其急性发作。慢性泪囊炎患者要定期复诊,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用药等。
五、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急性泪囊炎时,家长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和护理。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要留意儿童是否有哭闹不止、眼部不适等情况,及时向医生反馈。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老年人:老年人患急性泪囊炎时,要注意其基础疾病的影响。老年人往往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在治疗急性泪囊炎时要兼顾基础疾病的控制。同时,老年人皮肤愈合能力相对较弱,术后要加强切口护理,预防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密切关注全身情况,如体温、血象等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