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病检查项目有什么呢
常见胃肠相关检查包括胃镜、结肠镜、粪便常规、血液生化、钡餐造影检查。胃镜可直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黏膜,检查前需空腹等;结肠镜观察直肠、结肠黏膜,检查前需肠道清洁等;粪便常规查粪便外观等,可助诊胃肠道出血等;血液生化中血常规等可助判感染、贫血等,肝肾功能等可反映肠胃病对肝肾功能影响;钡餐造影口服钡剂后X线检查胃肠道,不能耐受胃镜者可考虑,检查前需禁食等。
一、胃镜检查
1.检查原理及作用:胃镜检查是将一根前端带有摄像头的软管经口腔插入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直接观察这些部位的黏膜状态,能清晰发现炎症、溃疡、息肉、肿瘤等病变。对于有上腹部不适、疼痛、吞咽困难、呕血、黑便等症状的肠胃病患者较为适用。在年龄方面,一般成年患者均可耐受,但儿童需谨慎评估,根据体重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及设备规格;对于有严重心肺疾病、精神疾病不能配合者则禁忌。
2.检查前准备:检查前需空腹68小时,清除胃内食物残渣以保证视野清晰。还需进行乙肝等传染病标志物检查,有假牙者需取下。
二、结肠镜检查
1.检查原理及作用:结肠镜是从肛门插入,可观察直肠、结肠黏膜情况,能发现结肠炎、结肠息肉、结肠癌等病变。适用于出现下腹痛、腹泻、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的患者。年龄方面,成年患者大多可进行,儿童同样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对于有严重心肺疾病、腹腔广泛粘连、精神疾病不能配合者不宜进行。
2.检查前准备:检查前需进行肠道清洁准备,一般需在检查前12天进食少渣饮食,检查前数小时服用泻药排空肠道,同时要完善相关传染病检查等。
三、粪便常规检查
1.检查内容及意义:主要检查粪便的外观、颜色、隐血等。粪便隐血阳性可能提示胃肠道有出血情况,如胃溃疡、胃癌、结肠息肉、结肠癌等疾病都可能导致隐血阳性。不同年龄人群粪便常规检查的意义相似,但儿童粪便常规检查需注意粪便采集的规范性,避免污染影响结果。
2.检查方法:留取少量新鲜粪便,置于清洁、干燥、无化学药物污染的容器中送检。
四、血液生化检查
1.相关指标及意义
血常规:通过检查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了解是否存在感染、贫血、出血倾向等情况。比如白细胞升高常提示有炎症反应,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提示可能有贫血,对于肠胃病患者,如溃疡性结肠炎可能伴有白细胞升高,长期消化道出血可能导致贫血。不同年龄人群血常规指标有正常参考范围,儿童的血常规指标与成人有差异,需依据儿童的正常范围来判断。
肝功能、肾功能等:肠胃病可能影响肝肾功能,通过检查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了解肝脏功能,检查肌酐、尿素氮了解肾脏功能。例如严重的肠胃道感染可能引起肝功能轻度异常,慢性肠胃疾病长期不愈可能影响肾脏功能。
五、钡餐造影检查
1.检查原理及作用:口服钡剂后,通过X线检查观察胃肠道的形态、蠕动情况等。可用于诊断胃肠道溃疡、肿瘤、梗阻等疾病。对于不能耐受胃镜检查的患者可考虑此检查。年龄方面一般无绝对禁忌,但儿童需根据病情及身体状况评估,对于有严重食管狭窄、肠梗阻等情况者禁忌。
2.检查前准备:检查前需禁食数小时,去除胃肠道内气体等影响检查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