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儿童易患干眼症
儿童患干眼症受多种因素影响,生理上泪腺发育不完善、睑板腺功能弱会增加患病风险;用眼习惯方面,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及阅读书写姿势不当易引发;环境上室内干燥、空气污染会导致眼睛干涩;疾病与药物因素中,全身性疾病和某些药物副作用也可致干眼症。针对低龄儿童、有过敏史儿童、患有全身性疾病的儿童等特殊人群,需分别采取避免过早接触电子产品、远离过敏原、积极治疗原发病等注意事项。
一、生理结构因素
1.泪腺发育不完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泪腺发育尚未成熟,泪液分泌量相对较少且不稳定。泪液具有润滑眼球、保持眼表湿润的作用,分泌不足会使眼球表面不能得到充分滋润,增加了患干眼症的风险。
2.睑板腺功能较弱:睑板腺能分泌油脂,这些油脂可以防止泪液过快蒸发。儿童的睑板腺功能相对较弱,油脂分泌量可能不足,导致泪膜稳定性差,泪液容易蒸发,进而引发干眼症。
二、用眼习惯因素
1.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现在儿童接触电子产品的机会增多,如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长时间近距离盯着屏幕,眼睛眨眼次数会不自觉减少。正常情况下,人每分钟眨眼约1520次,而看电子屏幕时,眨眼次数可能降至每分钟510次。眨眼次数减少会使泪液不能及时均匀地分布在眼球表面,导致眼表干燥。
2.阅读书写姿势不当:不正确的阅读和书写姿势,如低头、歪头或眼睛离书本过近,会使眼睛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影响眼部的血液循环和泪液的正常分泌与分布。长期保持这种不良姿势,容易引发视疲劳和干眼症。
三、环境因素
1.室内环境干燥:如果儿童生活的室内环境过于干燥,如冬季使用暖气或夏季使用空调时,空气湿度降低,泪液蒸发速度加快。当泪液蒸发过快且不能及时补充时,就容易导致眼睛干涩不适,增加患干眼症的几率。
2.空气污染:空气中的灰尘、烟雾、花粉等污染物,会刺激儿童的眼睛,破坏眼表的微环境。污染物可能附着在眼球表面,影响泪膜的稳定性,干扰泪液的正常功能,进而引发干眼症。
四、疾病与药物因素
1.全身性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过敏性结膜炎、甲状腺疾病等,可能影响儿童的泪腺功能或免疫系统,导致泪液分泌异常或眼表炎症,从而引发干眼症。
2.药物副作用:儿童如果因其他疾病需要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抗组胺药、某些抗生素等,这些药物可能有导致泪液分泌减少的副作用,增加患干眼症的风险。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低龄儿童: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要特别注意避免让其过早接触电子产品,严格控制使用时间。家长可以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让孩子的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松。在室内,可以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度在40%60%之间。
2.有过敏史儿童:有过敏史的儿童更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患干眼症。家长要注意让孩子远离过敏原,如花粉传播季节减少外出,定期清洁孩子的卧室等。如果孩子出现眼睛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避免病情发展导致干眼症。
3.患有全身性疾病的儿童:如果儿童患有可能影响泪腺功能的全身性疾病,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原发病,并密切关注孩子的眼部症状。在治疗过程中,要告知医生孩子眼部的情况,以便调整治疗方案,减少药物对眼睛的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