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子宫破裂的表现
先兆子宫破裂主要有子宫病理缩复环形成、下腹部压痛、胎心率异常、血尿等表现。病理缩复环是先兆子宫破裂重要表现,由胎儿先露部下降受阻致子宫上下段肌壁厚薄不同形成,且随宫缩上升;下腹部压痛因子宫下段受牵拉和压力刺激,随宫缩加剧;胎心率异常因子宫异常影响胎盘供血致胎儿缺氧,先增快后减慢;血尿是子宫下段血管破裂血液渗透到膀胱,为较晚期表现。高龄产妇因子宫肌纤维弹性差、有剖宫产或其他子宫手术史产妇因子宫有瘢痕,都是高危人群,需加强产检、监测及合理处理。
一、子宫病理缩复环形成
病理缩复环是先兆子宫破裂的重要表现。临产后,当胎儿先露部下降受阻时,强有力的子宫收缩使子宫下段逐渐变薄而宫体更加增厚变短,在子宫体部和子宫下段之间形成明显的环状凹陷,此凹陷会逐渐上升达脐平或脐上。这是由于子宫上下段肌壁厚薄不同,在两者间的子宫内面有一环状隆起。这种情况表明子宫为克服产道阻力,进行强烈收缩,已处于一种异常且危险的状态,若不及时处理,极有可能发展为子宫破裂。
二、下腹部压痛
随着子宫收缩的持续增强以及病理缩复环的出现,产妇下腹部会出现明显压痛。这是因为子宫下段在持续拉伸、变薄过程中,局部组织受到强烈的牵拉和压力刺激,引发疼痛感觉。下腹部压痛不仅是子宫局部组织受损的表现,也是机体发出的危险信号,提示子宫即将发生破裂。压痛的程度通常与子宫收缩强度、子宫下段变薄程度相关,且往往会伴随子宫收缩而加剧。
三、胎心率异常
胎儿在宫内的状态与子宫状况密切相关。先兆子宫破裂时,子宫的异常收缩、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以及压力变化等,会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进而导致胎儿缺氧,反映在胎心率上就是出现异常。胎心率可能会出现增快,超过160次/分钟,这是胎儿对早期缺氧的一种代偿反应;随着缺氧加重,胎心率会逐渐减慢,低于110次/分钟,甚至出现胎心不规则,这表明胎儿缺氧已较为严重,处于濒危状态。通过持续监测胎心率,能及时发现胎儿在宫内的危险情况,为临床干预争取时间。
四、血尿
先兆子宫破裂时,由于子宫下段的过度拉伸,导致子宫壁内的血管受压、破裂,血液渗透到膀胱,从而出现血尿。血尿的出现是子宫破裂前较为晚期的一个表现,意味着子宫的损伤已较为严重,局部组织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血管破裂出血。一旦出现血尿,说明病情进展迅速,子宫破裂随时可能发生,需立即采取措施终止妊娠,挽救母婴生命。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对于高龄产妇,由于其子宫肌纤维弹性相对较差,在分娩过程中更易出现子宫收缩不协调,增加先兆子宫破裂风险。因此,高龄产妇在孕期应加强产检,全面评估子宫及胎儿情况。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需密切监测,一旦出现上述先兆子宫破裂表现,更应果断处理,因其对子宫破裂后不良后果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弱。
2.有剖宫产史或其他子宫手术史的产妇,子宫存在手术瘢痕,在妊娠晚期及分娩时,瘢痕处的子宫肌层承受压力的能力下降,是发生先兆子宫破裂的高危人群。这类产妇孕期要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评估子宫瘢痕厚度及连续性。临产后,要向医生详细告知手术史,以便医生制定合理分娩方案,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高度警惕,及时处理,避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