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的表现
结肠炎症状多样,典型症状有腹泻(因结肠黏膜炎症致吸收功能下降等,轻度每天23次糊状便混黏液,重度每天10次以上水样便)、腹痛(多在左下腹或全腹,进食后发作、排便或排气后缓解,由炎症刺激肠道神经致痉挛)、黏液脓血便(炎症、糜烂及溃疡使黏液等与粪便混合,是活动期重要表现);伴随症状包括发热(炎症介质刺激体温调节中枢)、里急后重(直肠受炎症刺激)、食欲不振等胃肠症状(炎症影响胃肠功能)、体重下降(影响进食和营养吸收且炎症消耗能量);特殊人群表现有差异,儿童可能影响生长发育且症状更明显,老年人症状不典型但易出现并发症且受基础疾病影响,孕妇因孕期生理变化症状加重且用药需谨慎。
一、典型症状
1.腹泻:这是结肠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轻度患者每天可能排便23次,粪便多为糊状,可混有黏液;重度患者排便次数可达每天10次以上,甚至出现水样便。这是由于结肠黏膜炎症导致吸收功能下降,水分和电解质吸收障碍,以及肠道蠕动加快,使得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缩短,水分未能充分吸收所致。
2.腹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或绞痛,程度轻重不一。疼痛部位多在左下腹或下腹部,也可累及全腹。腹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多在进食后发作,排便或排气后缓解。这是因为炎症刺激肠道神经,引起肠道痉挛,进食后肠道蠕动增加,进一步加重了这种刺激。
3.黏液脓血便:因结肠黏膜炎症、糜烂及溃疡,导致黏液、血液和脓性分泌物与粪便混合排出。黏液脓血便的出现是结肠炎活动期的重要表现,其严重程度与病情的轻重相关。
二、伴随症状
1.发热: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发热是由于炎症介质释放,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升高。在病情严重、合并感染时,发热症状可能更为明显。
2.里急后重:患者有便意频繁,但每次排便量少,且排便后仍有排便不尽感。这是因为直肠受到炎症刺激,产生频繁的排便反射,但直肠内实际粪便量不多。
3.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炎症刺激可影响胃肠功能,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从而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4.体重下降:长期的腹泻、腹痛等症状影响患者的进食和营养吸收,同时炎症本身也会消耗身体能量,导致患者体重逐渐下降。
三、特殊人群表现
1.儿童:儿童患结肠炎时,除了上述典型症状外,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阶段,长期的营养吸收不良会导致身高、体重增长缓慢。而且儿童对疾病的耐受力较差,症状可能更为明显,哭闹不安等表现较为常见。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的症状变化,及时就医。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患结肠炎时症状可能不典型。腹痛、腹泻等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但容易出现并发症,如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同时,老年人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结肠炎的治疗和恢复,治疗时需综合考虑。
3.孕妇:孕妇患结肠炎时,由于身体生理变化特殊,症状可能会有所不同。一方面,孕期激素水平变化会影响肠道蠕动和消化功能,加重腹泻、腹痛等症状;另一方面,治疗用药需要谨慎,避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孕妇出现疑似结肠炎症状时,应及时告知医生自己的怀孕情况,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