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喉软骨发育不全的症状
新生儿喉软骨发育不全主要有以下症状及护理要点:典型症状为吸气性喉喘鸣,出生后不久出现,活动、哭闹、仰卧时加重,12岁可自行消失;还会导致喂养困难,表现为进食时呼吸急促、呛咳,影响营养吸收;严重时会引发呼吸困难,出现呼吸频率和深度改变及三凹征,不缓解可致缺氧;部分新生儿有声音嘶哑、睡眠不安稳症状。家长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护理上要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喂养方式,定期儿保检查。
一、吸气性喉喘鸣
1.这是新生儿喉软骨发育不全最为典型的症状。在新生儿吸气时,可听到一种类似吹哨声、鸡鸣声或呼噜声的喉鸣音,这是由于吸气时气流通过狭窄的气道,引起喉部组织振动而产生的。喉鸣音通常在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多数在出生后12周逐渐明显,且在活动后、哭闹时、仰卧位时症状加重,而安静、睡眠或俯卧位时症状可能减轻。
2.这种喉鸣音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轻,一般在12岁时可自行消失,这是因为随着喉部的生长发育,喉软骨逐渐变得坚硬,气道狭窄情况得到改善。但在喉软骨发育成熟之前,喉鸣音的存在可能会对新生儿的呼吸功能产生一定影响,需密切观察。
二、喂养困难
1.由于喉软骨发育不全导致气道狭窄,新生儿在进食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影响。在吸吮母乳或奶瓶时,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呛咳的情况,这是因为进食时口腔和咽部的动作可能进一步影响气道的通畅性,使气体交换受到阻碍。
2.长期喂养困难可能导致新生儿摄入奶量不足,影响营养的吸收,进而影响生长发育。所以对于存在喂养困难的新生儿,家长需要更加耐心地喂养,比如适当控制喂奶速度,少量多次喂养,以减少呛咳的发生,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
三、呼吸困难
1.严重的喉软骨发育不全可能导致气道严重狭窄,引起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度增加,可出现三凹征,即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这是因为气道狭窄,为了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呼吸肌需要更加用力地收缩,从而导致这些部位的凹陷。
2.呼吸困难如果得不到及时缓解,可能会导致新生儿缺氧,影响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的发育。一旦发现新生儿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症状,应立即就医,必要时可能需要采取气管插管等措施来保证气道通畅。
四、其他症状
1.部分新生儿可能还会出现声音嘶哑的症状,这是因为喉部结构的异常影响了声带的正常运动和发声功能。但声音嘶哑的程度一般较轻,且随着喉软骨的发育可能逐渐改善。
2.由于长期气道狭窄,部分新生儿可能会出现睡眠不安稳的情况,睡眠中可能会频繁翻身、易惊醒,这与呼吸不畅导致的缺氧以及身体不适有关。
温馨提示:
1.对于新生儿喉软骨发育不全,家长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如果喉鸣音突然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喂养困难明显加剧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因为新生儿病情变化较快,及时就医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2.在护理方面,要注意保持新生儿呼吸道通畅,避免颈部过度弯曲或伸展,防止进一步压迫气道。室内空气要保持清新、湿润,可使用加湿器,但要注意定期清洁,防止滋生细菌。
3.喂养时要特别小心,如前文所述采用合适的喂养方式,确保新生儿能够安全、有效地摄入足够的营养。同时,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定期进行儿保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因喂养困难等导致的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