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是否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的判断可通过自我观察和医院检查两方面进行。自我观察包括关注乳房疼痛,其一般有月经前加重、结束后缓解的周期性,但也有不典型情况,生活方式及家族史会影响疼痛,还需留意乳房肿块,其大小不等、质地中等或稍硬、边界不清晰,可随月经变化,年龄大的女性发现肿块需更谨慎。医院检查有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了解乳房情况;乳腺超声检查,用于初步判断肿块性质,对年轻女性安全有效;乳腺钼靶检查,适用于40岁以上女性筛查乳腺癌,但有辐射;乳腺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分辨能力强,但费用高、时间长且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不能做。特殊人群如孕妇及哺乳期女性、老年女性、有乳腺癌家族史人群、生活方式不健康人群判断乳腺增生各有注意事项。
一、自我观察
1.乳房疼痛:乳腺增生的疼痛一般具有周期性,通常在月经前加重,月经结束后缓解。疼痛性质多样,可为胀痛、刺痛或隐痛等,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但部分患者可能疼痛并不具有典型的周期性,也可能表现为持续性疼痛。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等可能加重疼痛症状。对于有乳腺增生家族史的人群,出现乳房疼痛时更应提高警惕。
2.乳房肿块:可在乳房内摸到大小不等、质地中等或稍硬的肿块,形状多样,如片块状、结节状、条索状等,边界一般不清晰,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被推动。肿块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乳房,且可随月经周期发生大小变化。年龄较大的女性如果发现乳房肿块,需要更谨慎地判断其性质。
二、医院检查
1.体格检查:医生会对乳房进行视诊和触诊。视诊观察乳房外观,包括大小、形状、皮肤颜色及有无橘皮样改变、乳头溢液等情况。触诊则是用手指轻触乳房,了解乳房内有无肿块、肿块的位置、大小、质地、活动度等。有乳腺癌病史的患者,在体格检查时需要特别关注乳房的细微变化。
2.乳腺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乳房内部结构,判断肿块是囊性(液性暗区)还是实性(实质性回声),还能观察肿块的边界、形态、血流情况等,有助于初步判断肿块的性质。对于年轻女性,尤其是青春期女性,乳腺超声检查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
3.乳腺钼靶检查:主要用于筛查乳腺癌,对乳腺内的钙化灶有较高的敏感性。对于40岁以上的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乳腺钼靶检查。但该检查有一定的辐射,不适合孕妇及备孕女性。有乳腺疾病史的女性,乳腺钼靶检查结果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4.乳腺磁共振成像(MRI):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较强,能更清晰地显示乳腺的细微结构和病变情况。适用于对乳腺疾病诊断不明确、需要进一步评估的患者。但检查费用较高,检查时间较长,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不能进行此项检查。
特殊人群提示: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在判断是否乳腺增生时,要充分考虑生理特殊性。孕妇和哺乳期女性的乳房本身会发生生理性变化,自我观察可能较难准确判断。检查时应避免进行有辐射的乳腺钼靶检查,优先选择乳腺超声检查。老年女性由于乳房组织萎缩,乳房疼痛和肿块的表现可能不典型,发现异常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一旦发现乳房异常,应尽早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吸烟、酗酒、高脂饮食的人群,发生乳腺增生的风险可能增加,平时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乳房自我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