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背部肌筋膜炎症状
肩胛背部肌筋膜炎有多种症状及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症状方面,疼痛性质多样,包括弥漫性钝痛、酸痛等,呈持续性,劳累等会加重,主要集中在肩胛区且可放射,晨起和夜间明显;肌肉紧张僵硬,活动受限;在肌肉附着点等部位有压痛,压痛点情况因人而异。特殊人群中,老年人要注意保暖、适度运动,采用温和治疗;女性在生理期、孕期和更年期需根据身体变化分别注意休息、调整姿势和调节情绪等;长期伏案工作者要定时活动、保持正确坐姿;有颈椎病等相关病史者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原发病,避免颈肩部过度活动。
一、疼痛
1.疼痛性质:患者常感到肩胛背部弥漫性钝痛,也可能表现为酸痛、刺痛或灼痛。这种疼痛一般呈持续性,在劳累、受寒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后会加重。
2.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肩胛区,可累及斜方肌、菱形肌、冈上肌等部位,有时疼痛还会向颈部、肩部或上肢放射。
3.疼痛变化:晨起时疼痛较为明显,活动后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但过度活动后又会加重。部分患者在夜间疼痛加剧,影响睡眠质量。
二、肌肉紧张与僵硬
1.肌肉状态:肩胛背部的肌肉摸起来会有紧张感,肌肉变得僵硬,失去正常的弹性。这是由于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肌肉痉挛。
2.活动受限:因肌肉紧张和僵硬,患者的肩胛背部活动会受到一定限制,如肩部外展、上举、内旋等动作可能不如平时灵活,在进行这些动作时还可能会伴有疼痛加剧。
三、压痛
1.压痛位置:在肩胛背部的肌肉附着点、肌腱处或肌肉紧张的部位,可找到明显的压痛点。常见的压痛点有肩胛骨内侧缘、肩胛下角、冈上窝、冈下窝等。
2.压痛特点:按压时患者会感到疼痛,且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一些患者的压痛点较为局限,而另一些患者可能存在多个散在的压痛点。
四、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肌肉和骨骼的修复能力减弱。肩胛背部肌筋膜炎可能会导致他们的活动能力进一步受限,增加跌倒的风险。因此,老年人要特别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一些温和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在治疗方面,应选择温和的治疗方法,如热敷、按摩等,避免使用过于强烈的手法,以免造成肌肉损伤。
2.女性:女性在生理期、孕期和更年期,身体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可能会加重肩胛背部肌筋膜炎的症状。生理期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可适当进行局部热敷。孕期女性由于腹部增大,身体重心改变,会加重肩胛背部的负担,此时应选择合适的孕妇枕,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避免长时间弯腰或提重物。更年期女性则要注意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可适当补充钙剂,增强骨骼健康。
3.长期伏案工作者:这类人群由于长时间保持低头、弯腰的姿势,肩胛背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引发肌筋膜炎。建议他们定时起身活动,进行颈部和肩部的伸展运动,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全身放松。工作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调整桌椅高度,使眼睛与电脑屏幕保持水平。
4.有相关病史者:如果患者有颈椎病、肩周炎等病史,肩胛背部肌筋膜炎的症状可能会更加复杂和严重。在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原发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患有颈椎病的患者,在治疗肌筋膜炎的同时,还需要对颈椎病进行相应的治疗,如牵引、理疗等。同时,患者要注意避免颈部和肩部的过度活动,防止病情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