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是怎么来的
霉菌性阴道炎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由假丝酵母菌引发。病因包括自身因素,如阴道微生态失衡(频繁冲洗、雌激素水平变化、长期用抗生素等打破平衡)、免疫力下降(不良生活方式、免疫缺陷病等致免疫力降低);外部因素,如性传播(男性部位假丝酵母菌通过性行为传染女性)、接触感染(接触被污染公共设施)。特殊人群中,孕妇因孕期激素变化易患,可能传染新生儿;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易患,需控糖并注意卫生;长期用抗生素者会破坏阴道菌群,应遵医嘱用药,必要时补益生菌,出现症状都应及时就医。
一、霉菌性阴道炎的定义
霉菌性阴道炎,现多称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假丝酵母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健康女性阴道中也可能存在,但通常不引起症状。
二、霉菌性阴道炎的病因
1.自身因素
阴道微生态失衡:阴道内存在多种微生物,相互制约形成平衡状态。当这种平衡被打破,如频繁冲洗阴道,破坏了阴道正常的酸性环境(正常阴道pH值多在3.84.4之间),就可能导致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引发炎症。雌激素水平变化也会影响阴道微生态,孕期、使用高剂量雌激素避孕药或患有糖尿病时,阴道局部糖原含量增加,酸度增高,利于假丝酵母菌生长。此外,长期应用抗生素,抑制了阴道内的乳酸杆菌等有益菌,也为假丝酵母菌的繁殖创造了条件。
免疫力下降: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等不良生活方式,以及患有免疫缺陷疾病、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会使机体免疫力降低,无法有效抑制假丝酵母菌,从而引发感染。例如,HIV感染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损,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2.外部因素
性传播:虽然霉菌性阴道炎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性传播疾病,但性生活可能传播假丝酵母菌。男性伴侣的生殖器、口腔、肠道等部位若存在假丝酵母菌,通过性行为可能传染给女性。研究表明,约15%的男性与患霉菌性阴道炎的女性有性接触后,阴茎上可分离出假丝酵母菌。
接触感染:接触被假丝酵母菌污染的公共设施,如坐便器、浴盆、毛巾等,可能引发感染。特别是在一些卫生条件不佳的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地,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
孕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阴道上皮细胞糖原含量增加,阴道pH值改变,更易发生霉菌性阴道炎。孕妇患霉菌性阴道炎后,不仅自身不适,如瘙痒、白带增多等,还可能在分娩过程中传染给新生儿,导致新生儿鹅口疮、尿布性皮炎等。因此,孕妇若出现疑似霉菌性阴道炎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避免自行用药。
2.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阴道内糖原含量增加,为假丝酵母菌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且高血糖环境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阴道局部的抵抗力。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一旦出现霉菌性阴道炎症状,应及时治疗,并告知医生自己的糖尿病病史,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3.长期使用抗生素者
长期使用抗生素会破坏阴道正常菌群,增加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风险。如需使用抗生素,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不必要的长期使用。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可适当补充益生菌,如饮用含有活性乳酸菌的酸奶等,有助于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若出现霉菌性阴道炎症状,应及时就医,停用可能导致感染的抗生素,并进行相应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