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霉菌性阴道炎怎么办
霉菌性阴道炎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症状有外阴瘙痒、灼痛、白带呈豆腐渣样等。治疗方法包括消除诱因,如治疗糖尿病、停用相关药物等,还有局部用药(克霉唑等制剂)及全身用药(氟康唑等,适用于未婚或不宜局部用药者)。特殊人群中,孕妇以局部用药为主,避免口服抗真菌药;绝经后女性除抗真菌治疗还可适当补充雌激素;长期用免疫抑制剂者要调整方案并加强卫生;有复发性病史者急性发作后需巩固治疗6个月。预防措施有保持外阴清洁、选对内裤、注意性生活卫生及增强自身免疫力。
一、霉菌性阴道炎概述
霉菌性阴道炎,现称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其主要症状包括外阴瘙痒、灼痛,严重时坐立不安,还可伴有尿频、尿痛及性交痛,白带增多,呈白色稠厚豆腐渣样。
二、治疗方法
1.消除诱因:若患者有糖尿病应积极治疗,及时停用广谱抗生素、雌激素及皮质类固醇激素。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盆及毛巾均应用开水烫洗。
2.局部用药:可选用克霉唑制剂、咪康唑制剂等。这些药物能有效抑制假丝酵母菌生长,缓解症状。
3.全身用药:对于未婚女性及不宜采用局部用药者,可选用氟康唑等口服。全身用药和局部用药的疗效相似,治愈率80%-90%。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易患霉菌性阴道炎。治疗时,局部用药为主,以减少对胎儿的潜在影响。应避免使用口服抗真菌药物,因部分药物可能有致畸风险。克霉唑等局部用药相对安全,但也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孕期规范治疗,不仅能缓解孕妇症状,还可预防新生儿感染。
2.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糖原减少,pH值升高,局部抵抗力下降,易发生霉菌性阴道炎。治疗时,除常规抗真菌治疗外,可适当补充雌激素,改善阴道局部环境,提高治疗效果。但补充雌激素需评估患者全身情况,排除禁忌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此类人群免疫力低下,易反复发生霉菌性阴道炎。治疗过程中,除规范抗真菌治疗外,需积极调整免疫抑制剂使用方案,尽量减少对免疫系统的抑制。同时,应加强个人卫生,提高自身抵抗力,预防复发。
4.有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病史者: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指1年内有症状并经真菌学证实的VVC发作4次及以上。对于这类患者,在积极治疗急性发作期症状后,需进行巩固治疗。巩固治疗方案需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一般持续6个月。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监测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
四、预防措施
1.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清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液,以免破坏阴道正常菌群平衡。清洗时注意从前向后清洗,避免将肛门处细菌带入阴道。
2.正确选择和穿着内裤:选择棉质、宽松、透气的内裤,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以减少局部闷热潮湿,不利于假丝酵母菌滋生。内裤应勤换洗,单独清洗,避免与其他衣物混洗,防止交叉感染。
3.注意性生活卫生:性生活前后,男女双方都应清洗外生殖器。避免多个性伴侣,减少感染风险。若性伴侣有龟头炎等症状,应同时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4.增强自身免疫力: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瑜伽等。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过多食用辛辣、甜腻食物,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免疫功能,预防霉菌性阴道炎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