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霉菌性阴道炎
霉菌性阴道炎的成因、影响人群及注意事项如下:成因包括霉菌感染(主要为白色念珠菌,也有光滑念珠菌等其他霉菌)、阴道环境改变(酸碱度失衡、雌激素水平变化)、个人生活习惯不良(卫生习惯差、常穿紧身衣物)、免疫力下降(患全身性疾病、长期用抗生素、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其他因素(性生活传播、公共卫生接触);特殊人群如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治疗并注意个人卫生,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并注重外阴清洁,女童易感染,家长要注意其外阴卫生,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一、霉菌感染
1.白色念珠菌感染:霉菌性阴道炎主要由白色念珠菌引起,它是一种条件致病菌,通常存在于人体的阴道、口腔和肠道等部位。当阴道内环境发生变化,如pH值改变、局部免疫力下降时,白色念珠菌就可能大量繁殖,引发炎症。
2.其他霉菌感染:除白色念珠菌外,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等其他霉菌也可能导致霉菌性阴道炎,但相对较少见。
二、阴道环境改变
1.酸碱度失衡:正常阴道pH值在3.84.4之间,呈弱酸性,有助于抑制有害菌生长。频繁使用碱性洗液冲洗阴道,会破坏阴道的酸性环境,使pH值升高,从而有利于霉菌生长。女性在日常清洁时过度使用清洁产品,尤其是碱性较强的产品,会破坏阴道自身的酸碱平衡。
2.雌激素水平变化:孕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会使阴道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增加,阴道酸度升高,为霉菌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增加了感染霉菌性阴道炎的风险。此外,使用含雌激素的避孕药也可能导致雌激素水平变化,增加患病几率。
三、个人生活习惯
1.卫生习惯不良:不注意外阴清洁,不勤换内裤,会使外阴局部温度和湿度增加,为霉菌滋生创造条件。经期使用不透气的卫生用品,如卫生棉条、卫生巾等,也容易导致局部闷热潮湿,利于霉菌生长。
2.紧身衣物穿着:长期穿紧身化纤内裤或紧身牛仔裤,会使外阴局部透气性差,阴道分泌物和汗液不易散发,从而增加霉菌感染的机会。
四、免疫力下降
1.全身性疾病: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全身性疾病,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使身体对霉菌的抵抗力减弱,容易感染霉菌性阴道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尿液中含有大量糖分,阴道内糖原含量也会增加,有利于霉菌生长。
2.长期使用抗生素:长期或大量使用抗生素,会抑制阴道内的有益菌,如乳酸杆菌,使阴道内菌群失调,霉菌得以大量繁殖。
3.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长期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焦虑等,会影响身体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风险。
五、其他因素
1.性生活传播:性生活时,如果性伴侣携带霉菌,可能通过性行为传染给女性。无保护性行为会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2.公共卫生接触:使用公共浴池、游泳池、马桶座圈等公共设施时,如果消毒不彻底,可能接触到霉菌而感染。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期感染霉菌性阴道炎需谨慎治疗,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安全的治疗方法。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搔抓,防止感染扩散。
2.糖尿病患者:积极控制血糖,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保持血糖稳定。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外阴清洁,减少霉菌感染的机会。
3.儿童:女童由于雌激素水平低,阴道上皮薄,抵抗力弱,也可能感染霉菌性阴道炎。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外阴卫生,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穿开裆裤,减少外界感染机会。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外阴瘙痒、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