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宝宝发烧的症状
新生儿宝宝发烧会有多种表现,一是体温升高,正常肛温36.5℃-37.5℃,≥38℃为发烧,由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引起;二是一般状况改变,包括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精神状态改变和吃奶量减少的吃奶情况改变;三是其他伴随症状,如呼吸增快、皮肤温度不均、严重感染时的皮肤花纹和苍白表现、颅内感染时的囟门隆起等。家长需密切观察这些症状,发烧时及时就医,同时注意营造适宜环境和合理喂养。
一、体温升高
新生儿宝宝发烧最直观的症状就是体温超出正常范围,正常新生儿的核心体温(肛温)在36.5℃37.5℃之间,若肛温≥38℃,或腋温≥37.5℃,且需注意不同测量方式的正常范围略有差异,如口温正常范围一般在36.3℃37.2℃,但新生儿一般不采用口温测量。体温升高可能是感染性因素(如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或非感染性因素(如环境温度过高、脱水等)引起,感染性因素中,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较易受到各种病原体侵袭,如宫内感染、产时或产后感染等都可能导致体温升高;非感染性因素方面,环境温度过高时,新生儿自身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散热困难可出现体温上升,而脱水时由于体内液体不足,也可能影响体温调节出现发烧表现。
二、一般状况改变
1.精神状态:宝宝可能表现出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情况。精神萎靡是因为发烧时身体消耗增加,能量供应相对不足,且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宝宝整体状态不佳;烦躁不安可能是身体不适引起的,如发热带来的身体不适感让宝宝难以安静。例如,感染引起发烧时,病原体产生的毒素等物质可能影响宝宝的神经系统功能,从而出现精神状态的改变。
2.吃奶情况:可能出现吃奶量减少的现象。新生儿主要通过吃奶获取营养和能量,发烧时宝宝胃肠道功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消化酶活性降低,导致宝宝食欲减退,表现为吃奶量较平时减少。比如,发热使宝宝的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受到抑制,所以对奶的摄入意愿降低。
三、其他伴随症状
1.呼吸变化:可能出现呼吸增快的情况。正常新生儿呼吸频率在4060次/分钟,发烧时由于身体代谢加快,需要更多的氧气供应,所以呼吸会代偿性增快。如果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钟,同时伴有呼吸困难,如鼻翼扇动、胸廓凹陷等,可能提示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就医,因为这可能是肺部感染等严重疾病的表现,如新生儿肺炎时,除了发烧,还常伴有呼吸急促等症状。
2.皮肤表现:部分宝宝可能出现皮肤温度不均的情况,有的部位摸起来较热,有的部位相对正常,这与体温调节分布不均匀有关。另外,严重感染导致的发烧可能伴有皮肤花纹、苍白等表现,皮肤花纹是因为外周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重新分布,而苍白可能是由于休克前期等严重情况,提示病情危急,需要立即处理。例如,败血症引起的发烧,可能会出现皮肤花纹等表现,因为败血症时细菌毒素进入血液,影响全身血液循环和血管功能。
3.囟门情况:如果是颅内感染等引起的发烧,可能出现囟门隆起的情况。新生儿囟门未闭,颅内压升高时会导致囟门向外隆起,这是颅内病变的一个重要体征,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因为颅内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等病情发展迅速,可能危及宝宝生命。
新生儿宝宝发烧需要家长密切观察上述症状,一旦发现宝宝有发烧表现,尤其是出现精神差、呼吸异常、囟门异常等情况时,应及时带宝宝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以明确发烧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注意保持新生儿居住环境的适宜温度和湿度,合理喂养,避免宝宝脱水等情况发生,以促进宝宝健康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