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为什么会得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乳汁淤积(包括乳汁分泌过多、乳腺管堵塞、胸罩过紧等)、细菌入侵(如乳头破损、卫生习惯不良、乳头凹陷等)、机体免疫力下降(产后身体虚弱、睡眠不足、营养不良),特殊人群如初产妇缺乏哺乳经验、高龄产妇身体恢复慢免疫力低、乳头内陷产妇易乳汁淤积,针对不同特殊人群也分别给出了注意事项,如初产妇学习哺乳知识、高龄产妇注意休息营养、乳头内陷产妇产前矫正产后注意清洁和排空乳汁等。
一、乳汁淤积
1.乳汁分泌过多:哺乳期女性乳汁大量分泌,如果婴儿未能及时吸吮或吸吮量不足,就会导致乳汁不能完全排空,在乳腺内积聚。例如,初产妇在产后初期乳汁分泌逐渐增加,若喂养频率和量没有及时调整,就容易出现乳汁淤积。
2.乳腺管堵塞:乳头发育不良(如乳头内陷)会影响乳汁排出,造成堵塞;乳腺导管先天性狭窄也会使乳汁排出不畅;此外,脱落的上皮细胞或其他异物也可能阻塞乳腺管。比如乳头内陷的产妇,婴儿含接乳头困难,导致乳汁排出受阻,增加了乳汁淤积的风险。
3.胸罩过紧:穿着过紧的胸罩会对乳房产生压迫,阻碍乳汁的正常流动,使得乳汁在乳腺内淤积。年轻女性为了追求美观,选择不合适尺码或过紧款式的胸罩,就可能引发这一问题。
二、细菌入侵
1.乳头破损:婴儿吸吮姿势不正确、过度吸吮或咬伤乳头等,会使乳头出现破损。细菌可通过破损处侵入乳腺组织,引发感染。例如,新手妈妈喂养经验不足,未能正确指导婴儿含接乳头,容易导致乳头破损。
2.卫生习惯不良:哺乳期乳房清洁不到位,乳头周围容易滋生细菌。尤其是在炎热天气或大量出汗后,细菌更容易繁殖。此外,不及时更换内衣也会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如部分产妇在夏季不注意乳房清洁,增加了急性乳腺炎的发病几率。
3.乳头凹陷:乳头凹陷使得局部难以清洁,细菌容易在此处积聚繁殖,增加了细菌入侵乳腺的可能性。乳头凹陷程度较深的产妇,日常清洁难度更大,发生细菌感染的风险更高。
三、机体免疫力下降
1.产后身体虚弱:分娩过程会消耗产妇大量的体力和精力,产后身体处于相对虚弱的状态,免疫力下降。此时,机体对细菌的抵抗力减弱,容易受到细菌侵袭而引发急性乳腺炎。例如,剖宫产的产妇恢复相对较慢,身体抵抗力更弱,患病风险可能更高。
2.睡眠不足:哺乳期女性需要频繁起夜照顾婴儿,睡眠质量和时间都受到影响。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身体免疫力降低,使细菌更容易在乳腺内滋生和繁殖。新手妈妈由于缺乏育儿经验,夜间多次喂奶,睡眠严重不足,增加了患急性乳腺炎的风险。
3.营养不良:产后如果营养摄入不均衡,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例如,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缺乏,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的机会。部分产妇为了快速恢复身材而过度节食,影响了身体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力。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初产妇:初产妇缺乏哺乳经验,更容易出现乳汁淤积、乳头破损等问题。建议在产前参加孕妇学校课程,学习正确的哺乳知识和技巧。产后要及时让婴儿吸吮乳头,保持乳腺管通畅,注意观察乳头情况,如有破损及时处理。
2.高龄产妇:高龄产妇身体恢复相对较慢,免疫力较低,更要注意休息和营养摄入。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同时,要更加关注乳房健康,定期进行自我检查。
3.乳头内陷产妇:乳头内陷产妇在产前应进行乳头矫正,如使用乳头矫正器等。产后要特别注意乳头清洁,采用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方法,必要时可使用吸奶器辅助排空乳汁,防止乳汁淤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