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小儿腹泻脱水
小儿腹泻脱水的判断方法、不同年龄段特殊考虑、特殊情况应对及温馨提示。判断方法包括观察精神状态、皮肤弹性、眼窝及前囟凹陷情况、口腔黏膜、尿量和口渴程度;不同年龄段中,新生儿症状不典型需及时就医,婴儿脱水进展快,幼儿及学龄前期要结合小儿表述判断;特殊情况如伴有其他疾病需专业评估,营养不良小儿判断皮肤弹性可能有偏差;温馨提示家长学会判断,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中度及以上或症状严重应送医,腹泻期间注意饮食调整。
一、小儿腹泻脱水的判断方法
1.精神状态:脱水较轻时,小儿可能表现出精神稍差、略有烦躁不安;中度脱水时,精神萎靡或烦躁明显;重度脱水则会出现昏睡甚至昏迷。婴幼儿大脑发育尚未完全,脱水对其精神状态影响更为敏感,若原本活泼的孩子突然变得安静或烦躁,家长需警惕。
2.皮肤弹性:检查时可轻轻捏起小儿腹部或大腿内侧的皮肤,然后迅速放开。正常情况下,皮肤会迅速恢复原状。轻度脱水时,皮肤恢复时间稍延长;中度脱水时,恢复时间明显延长;重度脱水时,皮肤恢复非常缓慢。新生儿及小婴儿皮肤更为娇嫩,判断时手法要轻柔,避免损伤皮肤。
3.眼窝及前囟凹陷情况:观察小儿眼窝有无凹陷,对于还未闭合前囟的婴儿,同时观察前囟是否凹陷。轻度脱水时,眼窝及前囟稍凹陷;中度脱水时,凹陷明显;重度脱水时,凹陷极其显著。哭闹时眼泪的多少也可作为参考,轻度脱水时眼泪稍减少,中度脱水眼泪明显减少,重度脱水则无泪。
4.口腔黏膜:正常小儿口腔黏膜湿润。轻度脱水时,口腔黏膜稍干燥;中度脱水时,干燥明显;重度脱水时,口腔黏膜极度干燥,甚至可出现干裂。
5.尿量:记录小儿排尿次数及尿量。轻度脱水时,尿量略减少;中度脱水时,尿量明显减少;重度脱水时,可出现无尿。对于还在使用尿布的婴儿,可通过触摸尿布的干湿程度大致判断尿量。
6.口渴程度:轻度脱水时,小儿有口渴感,会主动要水喝;中度脱水时,口渴明显;重度脱水时,由于病情较重,小儿可能反而不怎么表现出口渴。
二、不同年龄段小儿的特殊考虑
1.新生儿期:新生儿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的能力较弱,腹泻脱水时症状可能不典型。一旦发现新生儿有腹泻、精神欠佳等表现,应及时就医,不能仅依靠上述常规方法判断脱水程度。
2.婴儿期:此阶段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对水分和营养需求大,腹泻脱水进展可能较快。家长要密切观察,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婴儿,可能会将腹泻误判为正常的生理性稀便,延误判断脱水时机。
3.幼儿期及学龄前期:小儿开始表达自身感受,但表述可能不准确。家长除观察上述指标外,要耐心询问孩子的感受,如是否口渴、肚子是否不舒服等。
三、特殊情况的应对
1.伴有其他疾病的小儿:如果小儿本身患有心脏病、肾脏疾病等基础疾病,腹泻脱水时病情可能更为复杂。判断脱水的同时,要考虑基础疾病对身体的影响,可能需要更专业的医疗检查和评估,应及时送医。
2.营养不良的小儿:营养不良的小儿皮下脂肪少,皮肤弹性差,在判断皮肤弹性时可能会出现偏差,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同时,这类小儿腹泻脱水后恢复可能更慢,要加强营养支持和护理。
四、温馨提示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观察小儿的基本情况,掌握判断腹泻脱水的方法。一旦怀疑小儿有腹泻脱水情况,轻度脱水可先通过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但要注意按照说明书正确配制。若脱水程度达到中度及以上,或小儿出现精神极差、无尿等严重症状,应立即送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同时,在小儿腹泻期间,要注意饮食调整,根据年龄和病情给予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