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关节炎什么原因
下颌骨关节炎的发病因素包括创伤、咬合、免疫、感染和其他因素:创伤因素有急性创伤(如运动或交通事故中下颌受撞击损伤关节结构)和慢性劳损(如单侧咀嚼、夜磨牙、牙齿缺失未修复致关节磨损);咬合因素包含牙齿排列不齐(改变咬合关系和应力分布)和牙齿缺失(破坏咬合平衡);免疫因素是自身免疫系统紊乱攻击关节组织;感染因素如中耳炎、腮腺炎病毒感染蔓延至关节;其他因素有心理因素(长期精神紧张使咀嚼肌紧张增加关节压力)和内分泌因素(雌激素水平波动影响关节软骨代谢和修复)。
一、创伤因素
1.急性创伤:外力直接撞击下颌部,如运动时被球击中、交通事故中下颌受到碰撞等,会直接损伤下颌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盘、关节软骨和周围的韧带组织。关节盘可能会发生移位,关节软骨可能出现磨损、剥脱,韧带可能会拉伤甚至断裂,从而破坏关节的正常稳定性和运动功能,引发下颌骨关节炎。年轻人在进行对抗性运动时,如篮球、足球等,发生急性创伤的概率相对较高。
2.慢性劳损:长期的不良咀嚼习惯,如单侧咀嚼,会使一侧下颌关节承受的压力过大,导致关节软骨和周围组织长期处于不均衡的受力状态,加速关节的磨损。夜磨牙也是常见的慢性劳损因素,睡眠中牙齿不自主的磨动,会使下颌关节持续受到异常的压力和摩擦,逐渐引起关节的损伤和炎症。老年人由于牙齿缺失后未及时修复,可能会导致咀嚼功能异常,增加慢性劳损的风险。
二、咬合因素
1.牙齿排列不齐:牙列拥挤、错位、反颌等牙齿排列问题,会改变下颌的正常咬合关系。在咀嚼过程中,下颌骨的运动轨迹会发生改变,关节所承受的应力分布也会不均匀。例如,反颌患者在咬合时,下颌骨的位置和运动方式与正常情况不同,关节的某一部位会承受更大的压力,久而久之就容易引发下颌骨关节炎。青少年处于牙齿生长发育阶段,牙齿排列不齐的情况较为常见,若不及时矫正,可能会增加患病风险。
2.牙齿缺失:牙齿缺失后未及时修复,会导致相邻牙齿发生移位,对颌牙齿伸长,破坏原有的咬合平衡。下颌骨在咀嚼时的受力会变得不稳定,关节的负荷也会发生改变,从而增加下颌骨关节炎的发病几率。中老年人牙齿缺失的情况较为普遍,更应重视牙齿缺失后的修复。
三、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系统紊乱时,机体可能会错误地将下颌关节的组织识别为外来抗原并发起攻击,引发免疫反应。免疫系统产生的炎性介质会对关节软骨、滑膜等组织造成损伤,导致关节炎症的发生。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就常常累及下颌关节,引起下颌骨关节炎。这种情况在女性中更为常见,尤其是处于更年期的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免疫系统更容易出现紊乱。
四、感染因素
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也可能引发下颌骨关节炎。常见的如中耳炎,炎症可能会蔓延至下颌关节,引起关节的感染和炎症。病毒感染如腮腺炎病毒感染,也可能累及下颌关节,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儿童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发生感染性下颌骨关节炎的风险相对较高。
五、其他因素
1.心理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心理因素,会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尤其是咀嚼肌。咀嚼肌的持续紧张会增加下颌关节的压力,影响关节的正常运动和血液循环,从而诱发下颌骨关节炎。上班族由于工作压力大,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患下颌骨关节炎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2.内分泌因素:内分泌失调也可能与下颌骨关节炎的发生有关。雌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影响关节软骨的代谢和修复能力。女性在经期、孕期和更年期,体内雌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关节软骨的稳定性和修复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增加下颌骨关节炎的发病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