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炎及宫颈轻度糜烂怎么办
阴道炎和宫颈轻度糜烂的处理因情况而异。阴道炎需先明确诊断,通过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等确定类型,如滴虫性阴道炎分泌物呈稀薄脓性、泡沫状,霉菌性阴道炎分泌物为白色稠厚凝乳状等。一般治疗包括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等,药物治疗依据类型选择,滴虫性用甲硝唑等,霉菌性用克霉唑等。宫颈轻度糜烂多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生理现象,无症状无需处理,有症状则需排查病原体并针对用药,物理治疗需谨慎。特殊人群方面,孕期阴道炎治疗选对胎儿安全药物,宫颈糜烂孕期一般不处理;绝经后易患老年性阴道炎,治疗需补充雌激素但要排除禁忌证,宫颈糜烂仍需筛查;有慢性病史如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同时规范治疗阴道炎,治疗宫颈问题告知病史。
一、阴道炎的处理方法
1.明确诊断:阴道炎有多种类型,如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等。不同类型阴道炎症状有所差异,但一般都有阴道分泌物异常、外阴瘙痒等表现。医生通常会通过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涂片及培养等方法明确诊断。例如,滴虫性阴道炎分泌物常呈稀薄脓性、泡沫状、有异味;霉菌性阴道炎分泌物多为白色稠厚,呈凝乳状或豆腐渣样。
2.一般治疗: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盆及毛巾等应用开水烫洗。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尽量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同时,注意性生活卫生,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性伴侣有时也需要同时治疗,特别是滴虫性阴道炎,因滴虫可寄生于男性尿道,不治疗易导致女性重复感染。
3.药物治疗:根据阴道炎类型选择合适药物。滴虫性阴道炎常用甲硝唑、替硝唑等;霉菌性阴道炎常采用克霉唑、咪康唑等抗真菌药物;细菌性阴道病多使用甲硝唑、克林霉素等。
二、宫颈轻度糜烂的处理
1.正确认识:宫颈糜烂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糜烂,大多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生理现象。青春期、生育期女性,由于雌激素作用,宫颈柱状上皮外移,外观似糜烂样改变。若无明显症状,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需注意与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相鉴别,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及人乳头瘤病毒检测(HPV)。
2.有症状的处理:若出现白带增多、接触性出血等症状,可能合并了宫颈炎等病变。治疗前需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针对不同病原体选择相应药物,如衣原体感染常用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等;淋病奈瑟菌感染常用头孢曲松等。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等在药物治疗无效时也可考虑,但可能影响生育功能,需谨慎选择。
三、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孕期女性:孕期阴道炎较常见,因孕期激素水平变化,阴道环境改变,易发生霉菌性阴道炎。治疗时需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药物,如克霉唑。应避免自行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以免影响胎儿健康。对于宫颈轻度糜烂,孕期一般不做特殊处理,但需密切观察,如有异常出血等情况及时就医。
2.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干涩,局部抵抗力下降,易患老年性阴道炎。治疗时除使用抗生素外,还需补充雌激素增加阴道抵抗力,但使用雌激素治疗前需排除雌激素应用禁忌证,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对于宫颈轻度糜烂,虽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可能减轻,但仍需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不能因绝经而忽视。
3.有慢性病史女性: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阴道糖原增加,酸度增高,利于念珠菌生长,易患霉菌性阴道炎。此类患者需积极控制血糖,同时规范治疗阴道炎,否则阴道炎易反复发作。在治疗宫颈糜烂相关问题时,若需使用药物或物理治疗,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糖尿病病史,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因糖尿病可能影响伤口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