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阴道炎怎么办
慢性阴道炎的防治需多方面综合进行,首先要通过妇科及白带常规检查明确类型,然后规范治疗,包括按医嘱使用抗真菌、甲硝唑等药物进行口服及局部用药;日常要做好护理,如保持外阴清洁、选棉质内裤、注意经期卫生等,同时调整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特殊人群如孕妇、绝经后女性、糖尿病患者需注意用药及病情控制;治疗结束后要定期复查,确保治愈防止复发。
一、明确诊断
慢性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不同类型的慢性阴道炎症状有所差异。霉菌性阴道炎主要症状为白带增多,呈豆腐渣样,伴有外阴瘙痒、灼痛;滴虫性阴道炎白带通常为黄绿色、泡沫状,有异味,可伴有外阴瘙痒及阴道灼热感;细菌性阴道炎白带增多,呈灰白色,有鱼腥味,部分患者可能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为了准确诊断慢性阴道炎的类型,需要到医院进行妇科检查和白带常规检查。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判断阴道炎的具体类型,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二、规范治疗
1.药物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常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氟康唑等;滴虫性阴道炎通常使用甲硝唑、替硝唑等药物治疗;细菌性阴道炎常用药物有甲硝唑、克林霉素等。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能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2.局部治疗:除口服药物外,还可配合局部用药,如使用阴道栓剂、洗剂等。阴道栓剂能直接作用于病灶,提高治疗效果;洗剂可用于清洗外阴,保持外阴清洁,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清洗,以免破坏阴道内的正常菌群。
三、日常护理
1.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注意要从前向后清洗,避免将肛门处的细菌带到阴道。清洗时使用专用的盆和毛巾,并且要定期对盆和毛巾进行消毒。
2.选择合适的内裤:应选择棉质、透气性好的内裤,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紧身化纤内裤会使外阴局部温度和湿度增加,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同时,要勤换内裤,换下的内裤要及时清洗,并在阳光下晾晒。
3.注意经期卫生:经期要勤换卫生巾,选择质量合格的卫生巾。避免在经期进行性生活,以免引起感染。
4.避免过度清洁:不要频繁使用阴道洗液冲洗阴道,因为阴道内有自己的微生态环境,过度冲洗会破坏阴道的酸碱平衡,降低阴道的自净能力。
四、生活方式调整
1.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长期熬夜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阴道炎复发。
2.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饮食均衡,增强身体抵抗力。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阴道炎的症状。
3.适度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妇患慢性阴道炎需要特别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在治疗前一定要告知医生自己怀孕的情况,医生会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孕妇要更加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加重。
2.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黏膜变薄,抵抗力降低,更容易患慢性阴道炎。治疗时除了使用药物治疗阴道炎外,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雌激素,以增强阴道黏膜的抵抗力。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阴道内糖原增加,酸度增高,有利于霉菌生长,容易引发霉菌性阴道炎。因此,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同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阴道炎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血糖变化和阴道炎的治疗效果。
六、定期复查
治疗结束后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一般在治疗后的下次月经干净后进行复查。通过复查可以了解阴道炎是否治愈,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如果在治疗后症状消失,但复查结果仍显示有炎症,应继续治疗,直至完全治愈,以防止阴道炎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