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肿瘤早期症状
乳腺肿瘤的早期症状,包括乳腺肿块(多数无痛,质地硬、边界不清等,不同年龄关注处理方式不同,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风险)、乳头溢液(非妊娠期各种溢液,血性溢液及男性溢液需重视,有相关病史要检查)、皮肤改变(“酒窝征”“橘皮样”改变,肥胖女性和有外伤史者要留意)、乳头乳晕异常(回缩、颜色加深等,青春期女性持续异常及男性异常需就医,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健康)、腋窝淋巴结肿大(质地硬可推动,年轻女性及有相关病史者需警惕),还针对孕妇或哺乳期女性、绝经后女性、有家族史人群、儿童及青少年等特殊人群给出定期检查、关注异常、改变生活方式等温馨提示。
一、乳腺肿块
乳腺肿块是乳腺肿瘤早期常见症状之一。多数患者为无痛性肿块,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肿块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楚,不易被推动。不同年龄和性别对肿块的关注度和处理方式不同,年轻女性乳腺组织较为致密,可能较难发现肿块,建议定期进行自我检查;而老年女性发生乳腺肿瘤的风险相对较高,一旦发现肿块应及时就医。有乳腺癌家族史等特殊病史的人群,更要提高警惕。生活方式上,长期饮酒、熬夜等不良习惯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应尽量避免。
二、乳头溢液
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乳头溢液可以是无色、乳白色、淡黄色、棕色、血性等,也可呈水样、血样、浆液样脓性。乳头溢液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血性溢液中乳腺癌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尤其是45岁以上的女性。男性出现乳头溢液更要高度重视,因为这可能是乳腺肿瘤的表现。有乳腺导管扩张症等病史的患者出现乳头溢液时,应及时进一步检查以排除肿瘤可能。生活中要注意乳房清洁,避免外力挤压乳头。
三、皮肤改变
乳腺肿瘤侵犯连接乳腺皮肤和深层胸肌筋膜的Cooper韧带,使其缩短并失去弹性,牵拉相应部位的皮肤,出现“酒窝征”。癌细胞阻塞皮下淋巴管,可引起皮肤水肿,毛囊处形成许多点状凹陷,出现“橘皮样”改变。皮肤改变在不同年龄段和生活方式下都可能出现,但肥胖女性可能因皮下脂肪较多,皮肤改变相对不明显,更需要仔细观察。有乳腺外伤等病史的患者,若出现皮肤改变且长期不愈,要及时排查肿瘤。
四、乳头、乳晕异常
乳头回缩或凹陷,可能是肿瘤侵犯乳头下组织,使其收缩导致。乳晕颜色加深、瘙痒、脱屑等也可能是乳腺肿瘤的早期表现。青春期女性可能会出现生理性的乳头变化,但如果这种变化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男性若出现乳头、乳晕异常,更不能忽视,因为男性乳腺癌虽然发病率低,但恶性程度相对较高。长期使用激素类化妆品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乳头、乳晕健康,应尽量避免。
五、腋窝淋巴结肿大
部分乳腺肿瘤患者早期可出现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地硬,可推动,初期可活动,随着病情进展可相互融合并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年轻女性若发现腋窝淋巴结肿大,可能首先考虑炎症等其他原因,但如果淋巴结持续不消退或逐渐增大,要警惕乳腺肿瘤可能。有上肢感染等病史的患者,在排除感染因素后仍有腋窝淋巴结肿大,也应进一步检查。生活中要注意腋窝卫生,避免过度挤压腋窝。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孕妇或哺乳期女性由于乳腺生理变化较大,可能掩盖一些乳腺肿瘤的早期症状,更需要定期进行专业的乳腺检查。绝经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乳腺肿瘤的发生风险增加,要密切关注乳房的任何异常变化。有乳腺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应从年轻时就开始定期进行乳腺筛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适当运动等,以降低患病风险。儿童及青少年虽然乳腺肿瘤发病率极低,但如果出现乳房异常也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