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腺症是什么意思
子宫肌腺症,又称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的病变,属妇科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其症状有痛经、月经量增多、不孕、子宫增大等,病因与子宫手术、激素水平、遗传因素有关。诊断方法包括妇科检查、超声检查、MRI检查。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特殊人群中,年轻未生育女性治疗时要选对生育影响小的方法,围绝经期女性症状轻可先药物治疗,症状严重则依建议选治疗方法,合并其他疾病的女性治疗时要考虑其他疾病影响并密切监测病情、调整方案。
一、子宫肌腺症的定义
子宫肌腺症,又称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属于妇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它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一样,都属于妇科的雌激素依赖性疾病。
二、子宫肌腺症的症状表现
1.痛经:这是子宫肌腺症最常见的症状,多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随着病情进展,疼痛程度会逐渐加剧,疼痛时间也可能延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年轻女性若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痛经,需警惕子宫肌腺症的可能。
2.月经量增多:患者月经量会明显多于正常情况,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月经周期延长。长期月经量过多可能导致贫血,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
3.不孕:子宫肌腺症会影响子宫内环境,使受精卵不易着床,从而导致不孕。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如果备孕一段时间未成功,且伴有上述症状,应考虑是否患有子宫肌腺症。
4.子宫增大:通过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均匀性增大,质地较硬。
三、子宫肌腺症的病因
1.子宫手术:如剖宫产、人工流产等子宫手术,可能会损伤子宫肌层,使子宫内膜组织侵入子宫肌层,从而引发子宫肌腺症。有过多次子宫手术史的女性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2.激素水平:雌激素水平过高会刺激子宫内膜生长,增加子宫肌腺症的发病几率。长期服用含有雌激素的药物或保健品,可能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异常升高。
3.遗传因素:部分子宫肌腺症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亲属患有此病,其他女性患病的可能性会增加。
四、子宫肌腺症的诊断方法
1.妇科检查:医生通过触诊可了解子宫的大小、质地、有无压痛等情况,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子宫肌腺症。
2.超声检查:这是诊断子宫肌腺症常用的方法,能够清晰显示子宫的形态、大小以及子宫肌层的情况,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病变以及病变的程度。
3.MRI检查:对于一些复杂病例或超声检查难以明确诊断的情况,MRI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有助于准确诊断。
五、子宫肌腺症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轻、有生育需求或接近绝经的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痛经,避孕药、孕激素等调节激素水平,缓解症状。
2.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或无生育需求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子宫切除术和保守性手术,如病灶切除术等。
3.介入治疗:通过动脉栓塞等方法,阻断子宫腺肌病病灶的血液供应,使病灶缺血坏死,达到治疗目的。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年轻未生育女性: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年轻女性,治疗时应尽量选择对生育功能影响小的方法。在疾病治疗期间,要积极与医生沟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争取在疾病得到控制的同时,保留生育能力。备孕前应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咨询。
2.围绝经期女性:围绝经期女性如果症状较轻,可先采取药物治疗缓解症状,随着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病情可能会逐渐缓解。若症状严重,可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3.合并其他疾病的女性:如果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疾病,在治疗子宫肌腺症时,要充分考虑这些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以及治疗方法对原有疾病的影响。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