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特殊类型溃疡症状、不同生活方式和病史人群症状特点及应对,以及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典型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胃溃疡为进食疼痛缓解,十二指肠溃疡为疼痛进食缓解,部分有夜间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特殊类型溃疡有无症状性溃疡、老年人溃疡、复合性溃疡;长期不良生活方式者症状更严重,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史等病史者易复发且症状更剧烈;孕妇治疗需谨慎用药,可少食多餐,儿童症状不典型,优先非药物治疗,老年人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家属需关注其异常。
一、典型症状
1.疼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部疼痛。胃溃疡的疼痛多在餐后半小时至1小时出现,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下次进餐后疼痛再次出现,具有进食疼痛缓解的规律。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特点是空腹疼,疼痛多在两餐之间发生,持续不减直至下餐进食或服抗酸药物后缓解,呈现疼痛进食缓解的规律。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夜间痛,常在半夜或凌晨被痛醒。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钝痛、胀痛、灼痛、剧痛或饥饿样不适感。
2.反酸、嗳气:患者可能会有反酸的症状,即胃内酸性物质反流至食管,引起口腔内有酸味,还可伴有烧心感,通常在胸骨后或剑突下出现烧灼感。嗳气则是胃内气体反流至口腔,发出声响,这是由于溃疡影响了胃的正常消化功能,导致胃排空延迟,食物在胃内发酵产生气体。
3.恶心、呕吐:恶心可能较为频繁,尤其是在溃疡发作期,进食后可能加重。当溃疡导致幽门梗阻时,呕吐症状会更为明显,呕吐物多为隔夜宿食,有酸臭味。
二、特殊类型溃疡的症状
1.无症状性溃疡:这类溃疡患者没有明显的腹痛等典型症状,多在因其他疾病进行检查或出现并发症(如出血、穿孔)时才被发现。老年人、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中无症状性溃疡相对多见。
2.老年人溃疡:症状多不典型,疼痛无规律,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重减轻、贫血等症状较为突出。这可能与老年人痛觉敏感性降低、胃黏膜修复能力减弱等因素有关。
3.复合性溃疡:指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存在溃疡,症状较为复杂,疼痛的节律性不如单纯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明显,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如出血、穿孔等。
三、不同生活方式和病史人群的症状特点及应对
1.生活方式:长期吸烟、大量饮酒、饮食不规律(如经常暴饮暴食、过度节食、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的人群,溃疡症状可能更严重,发作更频繁。吸烟会使胃黏膜血管收缩,影响胃黏膜的血液供应,降低胃黏膜的抵抗力;酒精则可直接损伤胃黏膜。对于这类人群,应首先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戒烟限酒,规律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以减轻症状,促进溃疡愈合。
2.病史: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史的患者,溃疡容易复发,症状持续时间可能较长。有胃病史或曾患过溃疡的患者,再次发作时症状可能更为剧烈,且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对于有这些病史的患者,除了积极治疗溃疡外,还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根除幽门螺杆菌。
四、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孕妇:怀孕期间发生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治疗较为棘手。用药需谨慎,很多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在饮食上应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避免食用可能诱发症状的食物。如果症状较轻,尽量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调整饮食、适当休息等。若症状严重,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进行治疗。
2.儿童:儿童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常表现为反复脐周疼痛、食欲不振、呕吐、黑便等。由于儿童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用药应更加谨慎,优先选择非药物治疗,如调整饮食习惯。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药物,用药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及时带孩子就医。
3.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溃疡时,要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老年人对疼痛的耐受性较高,症状可能不明显,容易延误病情。家属应关注老年人的饮食、体重变化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带老人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