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的常见并发症
胃溃疡常见并发症有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和癌变。出血可致大便潜血阳性、黑便、呕血甚至失血性休克,年龄大及有相关服药史患者情况更严重,应对需禁食等并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穿孔引发急性腹膜炎,老人及有基础病患者易延误诊断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确诊需手术及用抗生素;幽门梗阻因幽门狭窄致食物通过受阻,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及年老体弱者易有相关并发症,需禁食等,瘢痕性的常需手术;癌变率低但病史长、溃疡大及有家族史者风险高,疑似者需检查确诊后综合治疗。特殊人群中,老年人要密切观察症状、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儿童用药需谨慎,优先非药物治疗;孕妇用药要考虑对胎儿影响,严重时多学科会诊;有基础疾病患者治疗时要控制基础病并监测指标。
一、出血
1.情况说明:出血是胃溃疡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胃溃疡侵蚀周围血管可导致出血。轻者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黑便,重者出现呕血,严重出血会导致失血性休克。
2.影响因素:年龄较大的患者,血管弹性差,出血后不易止血,且身体耐受性低,更易出现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后果。有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抗凝药病史的患者,本身凝血功能可能受到影响,一旦胃溃疡出血,出血情况可能更严重。
3.应对措施:患者应立即禁食,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血时窒息。治疗上可使用止血药物、抑酸药物等,严重时可能需要内镜下止血或手术治疗。
二、穿孔
1.情况说明:溃疡穿透胃壁全层,胃内容物进入腹腔,引发急性腹膜炎。患者突发剧烈腹痛,疼痛常起始于上腹部,迅速蔓延至全腹,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2.影响因素:老年人对疼痛敏感性降低,穿孔后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延误诊断。有慢性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穿孔后身体对炎症的耐受能力差,容易出现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3.应对措施:一旦确诊,需立即手术治疗,清除腹腔内的污染物,修补穿孔部位。术前术后需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
三、幽门梗阻
1.情况说明:主要由溃疡周围组织充血、水肿或瘢痕形成,导致幽门狭窄,食物通过受阻。患者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呕吐,呕吐物为宿食,不含胆汁。
2.影响因素:长期酗酒、饮食不规律的患者,胃溃疡反复发作,更容易形成瘢痕性幽门梗阻。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发生幽门梗阻后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3.应对措施:患者需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可使用抑酸药物促进溃疡愈合,若为瘢痕性幽门梗阻,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四、癌变
1.情况说明:胃溃疡有一定的癌变风险,但癌变率较低。一般发生于溃疡边缘,癌变后症状与胃溃疡相似,但可能逐渐加重,如疼痛节律改变、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
2.影响因素:胃溃疡病史较长(一般认为超过5年)、溃疡较大(直径大于2cm)的患者,癌变风险相对较高。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患癌几率也会增加。
3.应对措施:对于疑似癌变的患者,需进行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为胃癌,根据病情选择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方法。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并发症的耐受性差,病情变化快。家属应密切观察老人的症状,如出现腹痛、黑便、呕吐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根据老人的肝肾功能调整药物剂量。
2.儿童:儿童患胃溃疡相对较少,但也可能发生。若儿童出现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诊。儿童用药需谨慎,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选择非药物治疗方法,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
3.孕妇:孕妇患胃溃疡出现并发症时,治疗较为棘手。用药需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安全的药物。病情严重时,需多学科会诊,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4.有基础疾病患者: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胃溃疡并发症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在治疗胃溃疡并发症的同时,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密切监测血糖、血压、心率等指标,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