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膝关节炎好
膝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包括非药物、药物和手术治疗,同时需关注特殊人群情况。非药物治疗有物理治疗(热疗、冷疗、超声波治疗、经皮神经电刺激)、运动疗法(有氧运动、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和辅助器具使用(手杖、膝关节支具);药物治疗包含非甾体抗炎药、软骨保护剂和关节腔内注射药物;手术治疗有适用于游离体、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手术、针对膝关节力线异常的截骨术以及针对严重膝关节炎的人工关节置换术;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肥胖人群、孕妇和有基础疾病人群在治疗时各有注意事项,要综合考虑身体状况进行治疗和康复。
一、非药物治疗
1.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和缓解疼痛。热疗能使局部血管扩张,增加血液循环,常用的如热敷、红外线照射等;冷疗能减轻炎症和肿胀,如冰袋冷敷。超声波治疗可促进组织修复和缓解疼痛,经皮神经电刺激通过电流刺激神经,干扰疼痛信号的传导,从而减轻疼痛。
2.运动疗法:适当运动可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稳定性,改善关节功能。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对膝关节压力较小,能增强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训练可进行膝关节的屈伸活动,维持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肌力训练包括直腿抬高、静蹲等,可增强股四头肌等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但不同年龄和病史的患者运动方式和强度应有所不同,老年人、有严重关节损伤病史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避免过度运动加重关节损伤。
3.辅助器具使用:使用辅助器具可减轻膝关节负担,缓解疼痛。如使用手杖,能减少患侧膝关节的负重;膝关节支具可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稳定性,减轻关节压力。对于肥胖患者,减轻体重能显著降低膝关节的负荷,可通过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来实现。
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可缓解膝关节炎的疼痛和炎症。常见的有布洛芬、双氯芬酸等。但此类药物可能有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有胃肠道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病史的患者应慎用。
2.软骨保护剂:如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等,可促进软骨的合成、抑制软骨的分解,对延缓软骨退变有一定作用。
3.关节腔内注射药物:糖皮质激素可迅速减轻关节炎症和疼痛,但长期使用可能会损害软骨;玻璃酸钠可增加关节液的黏稠度和润滑功能,保护关节软骨,减轻疼痛。
三、手术治疗
1.关节镜手术:适用于膝关节存在游离体、半月板损伤等情况的患者。通过关节镜可以对关节内的病变进行修复和清理,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2.截骨术:对于存在膝关节力线异常的患者,可通过截骨术改变下肢的力线,减轻膝关节的不均匀负荷,缓解疼痛,延缓关节退变。
3.人工关节置换术:适用于严重的膝关节炎患者,当关节软骨严重磨损、关节畸形严重、疼痛和功能障碍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人工关节置换术。该手术能显著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但手术风险相对较高,对患者的身体状况有一定要求。
四、特殊人群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膝关节炎时应综合考虑身体状况。药物治疗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大的药物。运动疗法应选择温和的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且运动强度不宜过大。手术治疗风险相对较高,术前需全面评估身体状况,术后要加强护理和康复训练。
2.肥胖人群:肥胖会增加膝关节的负担,加重膝关节炎的症状。因此,肥胖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应积极减轻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控制体重,以减轻膝关节的压力。
3.孕妇: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治疗膝关节炎时要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物理治疗和运动疗法相对安全,但运动时要注意避免摔倒和过度劳累。如需用药,应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4.有基础疾病人群:如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膝关节炎时要兼顾基础疾病的治疗。药物治疗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影响基础疾病的控制。手术治疗前需将基础疾病控制在稳定状态,以降低手术风险。



